毛主席:“需要”和“可能”这两个缺少一个都不行,会变为脱离实际。
也就是:
1、“需要” + “可能” = “实际”
2、“可能”有两种:
1)“可能” =“科技”,即有没有办法、手段来实现。
2)“可能”=“发生的概率”,是种基于“需要”之上的意愿动力的强弱。需要越强,概率越大。
3、也即:
1)“需要” + “先进的科技” = 先进的“实际”
2)“需要” + “意愿” = 先进的“实际”
这个“需要”是指技术路线,由于条条大路通罗马,也便存在多个技术路线,某个技术路线被从竞争角度决定的意愿所选择。
这就是“现实公式”。
- 某项技术,在庞大的需要支撑下,在自由竞争下,该技术就会越来越先进,并造就越先进的现实地位。
- 庞大的需要,可以对多种技术路线(条条道路通罗马)进行定向选择、迟滞选择,即庞大的需要支撑可以选择、支配技术演进。
- 先进的技术,反过来可以增加更庞大、更精细的需要。
- 庞大的需要,通过控制商品价格,可以控制、操纵他国的穷、富。
- 需要越小,则国、家越穷、落后。
美国制裁封锁的实质
1、切断“需要”和这些国家的通路。
假设全球原来有100份需要,美国制裁封锁后,就只剩下了10份需要。
没有足够的需要,技术就发展不起来。
技术发展不起来,反过来又抑制需要。
2、控制商品价格,限制这些国家的财富上限。
只要把这些国家的特长商品的价格打下来,这些国家的财富就缩水。
1)商品价格打下来,从事这些商品相关的国民,就穷。
2)国民的需要就紧缩,于是技术进步也就越慢。
3)技术进步越慢,商品的价格就更不容易上去。
4)如此,形成循环。
所以,在美国的制裁和封锁下,这些国家就被迫进入了负反馈循环。
所以,只是因为被切断了和全球需要的联系、被别人恶意针对的关系。
假设:
1、A国有20亿人口。
2、B国有20亿人口。
在互联网这么发达的今天,在信息极其流通的今天,他们一定有办法找到发展的法子,并且可以不依赖于全球市场,而开发出先进的技术。
在此情况下,他们只需要一个导火索,只需要多米诺骨牌的第一个骨牌,剩下的就是时间问题。
假设:
1、美国从3.3亿人口只剩下了1亿人口。
2、日本从1.2亿人口增加到了4亿人口。
你猜,假以时日,到时到底是美国先进还是日本先进?
假设:
1、假设同一商品流通周期,在日本和美国是1年对3年的关系。
你猜,假以时日,到时到底是美国先进还是日本先进?
“先舍后得”、“先弃后取”这个思路,是一般人所不能取的,从这个“现实公式”计算,只有扶持出庞大的需要,才能保证自己的先进性。
当然也可能扶持出了人家的先进性,但这不重要,因为培育出的自己这种先进性,可以去杠杆全球市场,总归是利益巨大的。
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最主要的首先是自己的先进性,然后才能谈其他。“先立于不败之地”这是大国之间竞争的基本原则。
应该存在一个衡量公式,T先进性=k * 需要量*需要量周转周期率* 竞争烈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