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炼孩子的体能、培养孩子的艺术情操是现代家长们的共识。所以,均会把孩子送去对应的教培机构上课训练。
但,真实的意外场景往往防不胜防。。。
孩子上体验课竟然被烫伤、简单拉伸导致韧带断裂、课间玩耍嬉闹磕掉了两颗牙、手指被门夹到,甚至还有军训站只因军姿没有站稳,将胳膊摔成骨折等等……
因此,家校纠纷也不断上演。为了帮助各位教练们深刻理解意外事故发生时机构承担的法律责任,以及保险公司依据哪些事实进行理赔,本次内容重点分析包括:通过真实案例详解、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法律责任分析、教育机构怎么做才能快速理赔。
案例:10岁木木在足球场上训练竟腿部韧带被拉伤。。。
木木在足球场训练的时候,木木突然倒地,或许是因为教练觉得是常规训练,而且不是剧烈运动,都是比较简单和轻松的,教练没能做出正确的预判,家人也以为只是腿部抽筋,休息会就好了。结果第二天还是痛,家人才带去就医,原来是拉伤了韧带。
案例解析:年仅10岁的木木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孩子在参加训练过程中,是无法认识到自己做的动作是否存在危险性的。而我们的教育机构的学员,大多数是无民事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根据《民法典》第1199、1200条:
-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虽然孩子无法感知危险,但在该案件中的教练却需要对运动项目为可能导致的后果,有高于常人的感知义务,且孩子受伤时发生在教练监管的时间,因此教育机构需要承担80%的赔偿责任。
那家长作为监护人,在发现孩子身体不适后,也没有第一时间将孩子送到医院就医,因此也没有完全尽到监护义务,因此也存在一定过错,需要承担20%的赔偿责任。
那作为教培机构应当如何应对?
1、机构教练全员掌握急救知识
因为不懂急救知识,大量的教育机构都曾错失了拯救孩子的黄金时间。因为摔伤、扭伤、脱臼这类型的理赔占比超过了62%,所以,教练们一定要对损伤类型有所判断:
A、擦伤:为皮肤外伤,多为强度受伤。
B、瘀伤:也称挫伤,是由直接的外力作用所引起的,例如摔落撞击地面,或被撞击和踢中,受伤的组织会肿胀形成血肿或惨血。
C、扭伤:是直接外力导致关节稳定结构(关节囊、韧带)负载过重引起的,韧带撕裂程度决定伤害严重及功能丧失程度。
D、拉伤:肌肉纤维受到拉力而撕裂,撕裂程度决定伤害严重程度;
E、脱臼:关节所链接的两处骨头发生移位。
当孩子运动时一旦出现意外,教练们要准确的去评估,如果是擦伤,需要用生理盐水清洗伤口表面,用皮肤消毒剂对伤口消毒,如果是比较严重的那就需要休息平躺,避免对损伤部位进一步牵拉或压迫,如果是无法行走了,务必要做好固定保护如何尽快就医。
2、利用保险化解家校纠纷,妥善解决安全事故。
体能训练中发生的意外事故是教育培训机构综合险典型的承保场景。如果机构投保教培机构综合险尊享版,医疗费、护理费、残疾赔偿金等都是可以申请理赔的。
3、第一时间送孩子就医
很多老师会有这样一个疑问:先报案,还是先去医院,会不会还没报案就去医院保险不给报?其实先后顺序并不会影响理赔结果。无论任何时候,抢救伤者都是第一位的,如果因为治疗不及时导致的二次伤害反倒容易扯皮和纠纷
4、离开医院前和保险公司报案,保留所有就医单证和资料
由于保险理赔需要大量的医疗发票、收据、病历本等等资料,所以一定要在离开医院之前就把案报了,报案后理赔专员会根据您的情况发送需要收集的资料清单,这样就可以及时地把票据一次性开完,省的在结束治疗后再专门抽出时间跑一趟。
机构们都大概了解:不同机构对于保险的需求其实是不一致的,所以,需要部署比较适合自己机构类型的保险很重要。
温馨提示:如果机构有投保了教培综合险的机构,一旦发生意外事故,第一时间要先带孩子前往到二级乙等及二级乙等以上的公立医院进行就医。
可以申请报销的医疗费包含:挂号费、治疗费、手术费、检查费、医药费、材料费、急救车费等。
如果您在理赔过程中遇到了问题
可以留言我们协助哦~
您也许是刚好需要,而我们是持续专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