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三我们初识风险中,虽然我们不能对风险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但是我们还可以对风险进行解剖,看看风险是由什么构成的,进一步加深对风险的理解。
一、风险的构成
风险由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损失三个要素构成。
1、风险因素
风险因素,是指引起或增加风险事故发生的机会或扩大损失幅度的条件,是风险事故发生的潜在原因,是造成损失的内在或间接原因,也就是促使某一特定损失发生或增加其发生的可能性或扩大其损失程度的原因。
例如:汽车的刹车系统失灵是足以引起或增加车祸事故的风险因素;用火不慎或输电线路老化是火灾事故的风险因素。只有存在风险因素,才有风险的可能性;消除了风险因素,也就消除了风险。风险因素通常有以下三种类型,即实质风险因素、心理风险因素和道德风险因素。
(1)实质风险因素
所谓实质风险因素是指有形的并能直接影响事件的物理功能的风险因素。这里强调客观性而非人为性。例如某些化学物质易燃易爆,牛奶、鲜贝容易腐烂变质等,环境污染是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实质风险因素。
(2)心理风险因素
所谓心理风险因素是指与人的心理状态有关的无形因素,即指由于人们思想上的麻痹大意、漠不关心的心理,以致增强风险事故发生的机会和损失的严重性。例如,企业或个人投保财产保险后放松对财物的保护措施,投保人身险后忽视自身的身体健康等。
(3)道德风险因素
所谓道德风险因素是指与人的品德修养有关的无形因素,即由于个人不诚实、恶意行为或不良企图、故意制造风险事故,以致形成损失结果或扩大损失程度。例如:虚报损失,制造伪证、纵火、放毒等。
2、风险事故
风险事故是指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的偶发事件,是造成损失的直接或外在的原因,是损失的媒介物。即只有通过风险事故的发生,才能导致损失。
例如,浓雾天气条件下,航行中的船舶发生碰撞致船损人伤,其中:雾天是风险因素,碰撞是风险事故。如果仅是雾天而船舶没发生碰撞,就不会造成船损人伤。
风险事故的发生就意味着风险的可能性转化成为了现实性。值得注意的是,风险事故和风险因素是可能相互转化的。即对于某一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是造成损失的直接原因,则它称为风险事故;而在其它条件下,可能是造成损失的间接原因,则它便成为风险因素。
例如,下冰雹使得路滑而发生车祸,造成人员伤亡,这时冰雹是风险因素,车祸是风险事故。若冰雹直接击伤行人,则它是风险事故。
3、损失
损失,作为风险管理的重要概念,是指非故意的、非预期的和非计划的经济价值的减少,即经济价值意外的减少或灭失,这个定义是狭义的损失,而广义的损失包括物质上的灭失和精神上的耗损。
这里特别强调两点:一是非故意的、非预期的和非计划的“三非”;二是经济价值的减少。所谓“经济价值”必须是能以货币来衡量的(否则怎么管理)。必须同时满足这两点,才构成损失。例如,某人因病使其智力下降,是否损失?虽然符合“三非”,但不能用货币来衡量,因此不是我们研究的损失。
通常保险上将损失分为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直接损失是指风险事故直接造成的有形损失,即实质损失;
间接损失是由直接损失进一步引发或带来的无形损失,包括额外费用损失、收入损失和责任损失。
4、三者之间的关系
风险是由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损失三者构成的统一体,它们之间存在一种因果关系,这种关系可归纳为:风险因素引发风险事故,风险事故导致损失。风险因素只是风险事故产生并造成损失的可能性或使之增加的条件,它并不直接导致损失,只有通过风险事故这个媒介才产生损失,也可以说风险因素是产生损失的内在条件,而风险事故是外在条件。
二、风险成本
由于风险的存在,对社会和个人都会产生经济和精神的负担,这种由于风险的客观存在或已经发生风险损失所产生的经济支出,称为风险成本。风险成本可以分为三大类:实际成本,无形成本和预防成本。
(一)风险损失的实际成本
风险损失的实际成本有两种类型:一种作为风险管理实施评价指标的风险成本;一种是因风险损失已经发生而产生的实际成本。
1、风险管理实施评价指标的风险成本
风险管理的宗旨就是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障。如何降低风险成本是企业所关心的新观念。风险成本可以测量企业内部对纯粹损失风险所付出的经济费用,并用以衡量风险管理的绩效。目前国际上通用的风险成本的内容包括以下几种:
(1)保险费:即企业为了转移风险而支付的保险费;
(2)自己必须承担的损失:即企业对于尚未投保的风险或采用风险自留的方式,一旦发生损失时,自己承担的经济损失金额;
(3)风险管理行政费用:为落实风险管理方案而必须支付的管理行政费用;
(4)风险控制成本:企业落实风险管理措施时,产生的风险预防或控制的费用成本;
(5)参与物资和其他的补偿或救济:企业发生损失的参与物资的价值,或者损失发生后,政府的救济或减税政策。
第(1)至(4)项之和扣除第(5)项,可以计算出企业的净风险损失成本。
由于各企业的经济规模不同,单独使用风险成本指标不能说明效益高低。所以,采用风险成本对营业收入和资产的比率作为指标,说明风险成本的效益。一般而言,若风险成本与营业收入和资产的比率指标超过同行业的平均指标,则表明企业的风险管理的预防、控制、保险或自留风险的安排应当考虑重新调整。
2、风险损失已经发生而产生的实际成本
风险损失已经发生而产生的实际成本,包括风险事故造成的直接损失成本和间接损失成本。
(1)直接损失成本是指风险事故发生后,造成财产损毁和人员伤亡所导致的实际经济利益减少而必须的货币支出。例如,需要重新购置机器,医疗费用的支出等等;
(2)间接损失成本是指风险事故发生后,导致的由此而产生的相关的物质财产的损失和民事赔偿责任等损失而支付的费用或经济利益的减少。例如额外费用的增加,责任赔偿等。
(二)风险损失的无形成本
风险损失的无形成本是指由于风险发生的不确定性引起的企业、个人所付出的经济代价。通常包括以下几方面:
1、风险损失的不确定性会造成社会经济福利减少
由于风险事故发生的不确定性,事故后果的灾难性,使得人们存在恐惧和焦虑。为了应付未来风险事故的发生,迫使人们提留和保持大量损失准备金。大量损失准备金的存在将会增加机会成本,减少社会财富增加的机会。所以大量损失准备金游离于社会再生产之外而处于备用状态,无法增值,从而造成社会经济福利的减少。所以,由于风险的不确定性,人类付出了经济福利的代价,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2、风险损失的不确定性使社会资源配置不能达到最佳状态,影响社会产量达到最佳水平。
从经济学中知道,任一产业的生产资源边际生产力相等时,生产资源才达到最优配置。从整个社会来讲,风险的不确定性破坏了最优配置, 因为人们对风险较大产业的担忧,使得资源过多地流入风险较小,或较安全的产业,造成安全产业发展过度,风险产业发展不足,甚至某些资源不能进入任何产业,引起了社会资源配置失衡,从而导致社会总产品难达到最佳的产量价格水平和价格结构。
(三)预防或控制风险损失的成本
预防或控制风险损失的成本是指因所采取的各种预防和控制风险损失的措施而付出的经济支出。
这种成本既包含了预防和控制风险的直接成本,又包含了间接成本; 既包含了个体成本又包含了总体成本。例如,基础设施、设备、软件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等属于直接成本;培训费、设施费用及额外费用属于间接成本。
所谓预防和控制风险损失的个体成本是指某一具体单位采用某一项措施所发生的费用,如高层建筑为安装的自动火灾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所支付的全部费用。总体成本是指预防和控制某一风险所支付的所有费用,如为了防止洪灾国家和集体投入的水利经费和植树造林经费,为治理沙尘暴而支出的造林费用,以及要求农民退耕还林的补贴费用等都是总体成本。一般来讲,风险损失的间接成本大于直接成本,预防和控制的总体成本大于个体成本。
写在最后
由于风险的存在,产生了风险成本,就有了对风险进行管理的必要性。下一期,我们来了解风险管理与保险的关系,感谢大家关注每周三的【微课来了】,我们使用最中立、最浅显的语言,带你穿透底层逻辑看保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