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很多人都知道是一种具有很高风险的投资,当然现在任何投资理财产品都具有风险性,对于投资来说,重要是在于选择,挑选安全的产品投资,是每个投资者都需要具备的常识。那么信托安全性怎么看?当然是看底层资产,今天就与大家分享如何看信托产品的底层资产。
一、什么是底层资产?
底层资产是指现金及银行存款、货币市场工具、债券、理财直接融资工具、新增可投资资产、权益类资产等的资产大类。而底层资产的实质是对投资产品穿透后的结果,即投资者的资金最终的实际流向。在投资产品不复杂的情况下,产品所对应的项目主体就是底层资产,而投资产品种类的不同所对应的底层资产也不尽相同。
二、什么是信托底层资产?
简单来说就是信托计划的质押物,信托计划依靠成立的东西,一般有房子、土地、股权、债权、财产权等等。
三、信托底层资产怎么判断?
底层资产质押物的价值会直接影响到质押率的高低,质押率越低越好,一般房地产等固定资产的抵押率在40%左右,成熟的商业业务抵押率在50%-60%,金融股权抵押率在35%左右。
其次需要看质押物的变现能力,一般来说上市公司的流通股票,股权,应收账款等有要优于土地抵押,因为处置成本低,变现速度快。
以上就是关于信托产品的底层资产的相关回答,如果大家现在还有其他的信托问题想了解,可以关注我或留言告诉我,对于大家的问题我会以专业的信托知识一一为大家做出专业解读。
近年来,中国经济新旧动能切换,开启了新经济模式。人们对资产端、资金端等都有了不同理解:资产端考验资产管理”真能力”。资金端可以催生财富管理“真需求”。
财富的管理离开不资产配置,那么,资产配置到底该怎么选、怎么配?其实,可以用“保护为基础、稳健为核心、激进为补充”来总结。
资产配置的出发点是通过多元化投资分散风险,不让风险共振,但放眼全球资本市场,各类资产对冲策略特别拥挤,造成很多资产实际是风险共振的。因此,我们应该学会识别底层资产风险。
底层资产指的是组成投资产品的每个资产流向,即你资金最终的实际流向,没有经过包装的资产。比如,我们所看到的基金、信托、银行产品,都是包装过后做成可供投资人直接购买的状态。就如同超市购买的开袋即食的肉脯一样,而用来做肉脯的原料——猪前腿肉,才是所谓的底层资产。
中央结算公司发布《关于增强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要素等事项的通知》,将底层资产划分为15类,其中主要是金融资产,分别是现金及银行存款、货币市场工具、债券、理财直接融资工具、新增可投资资产、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金融衍生品、代客境外理财投资、商品类资产、另类资产、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等。
所谓穿透,就是还原,找到最初、本来面目,揭开表面的伪装。只有穿透了底层资产,投资人才知道自己的钱究竟去了哪里,才能从根本上管控风险、保护投资人的利益。
宜信2006年成立于北京,在信用科技、财富科技、保险科技等领域具有优势地位。
宜信的服务业务以科技为先,为个人和家庭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综合服务。目前,宜信拥有全国广泛的网点布局,线上线下相结合,多元化多渠道多触点服务客户,并通过提供科技解决方案赋能合作伙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