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上市潮即将到来。
4月,自动驾驶第一股图森未来登陆纳斯达克,报价40.25美元/股;云从科技在经历一番波折后,在7月正式过会;最新加入的是第四范式,这家公司主攻决策类AI,本月正式递交招股书,冲刺港交所。
现在不是最完美的上市时机。本月SEC宣布暂停中概股VIE架构在美上市,并要求拟赴美上市公司披露更多信息。在国内的科创板上市也并不容易,依图科技、柔宇科技、云知声等企业先提交后又撤回了在科创板的上市申请。
在一级市场,第四范式风光无限,7年内连续获得11轮融资,豪华投资方阵容不仅包括五大行,红杉资本中国、博裕资本等顶级投资机构、还有思科、腾讯投资等行业巨头。
人工智能究竟是被低估的变革性技术,还是商业化不及预期的泡沫?我们可以从第四范式的这份招股书中得到一些启发。
01
招股书拆解
招股书显示,第四范式在2018年、2019年及2020年收入分别为1.28亿元、4.60亿元、9.42亿元;六个月收入截止2020年6月30日以及截止2021年6月30日分别为2.95亿元以及7.88亿元。
相比上一年,第四范式在2019年、2020年、2021年上半年的收入增长率分别是259.7%、105.0%、166.9%。
第四范式认为,有三个关键指标可以用来衡量企业的运营效率:营收增长、毛利率、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一般用来衡量产品给企业带来的贡献,是用营收减去销售成本,再减去销售及营销开支。
第四范式的主要业务可以分成两部分:一是先知平台及产品,二是应用开发及其他服务。
2021年上半年营收猛增至7.88亿元,远高于去年同期的2.95亿元,主要原因在于应用开发及其他服务贡献的收入飞涨,从去年同期的0.99亿元增加316.6%至4.12亿元。同时,先知平台与产品产生的收入从1.96亿元增加至3.76亿元,同比增幅在91.5%。从2020年上半年到2021年上半年,第四范式的用户数从46个扩大至126个,同时标杆用户带来的平均收入从730万元提升至1030万元。
图表:第四范式的关键指标 来源:第四范式招股书
从上面图表可以看出,第四范式的毛利率稳定在40%左右,相比Palantir 70%的毛利率有一定差距,不过,与国内的其他头部AI独角兽的毛利率大致持平。
第四范式目前的销售成本主要包括四部分:1)已售制成品成本,指的是向第三方供应商采购硬件组件的成本;2)技术服务费,指部署解决方案的技术实施成本;3)员工福利开支,主要是企业级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的实施与维护人员的薪酬福利;4)其他,主要是差旅支出、云服务及其他技术服务费。
其中,前两类在销售成本中占据绝大部分比重,后两类相加仅占10%左右。
第四范式的边际贡献率在2019年由上一年的-32.9%扭转为14.0%,并在2020年提升至19.3%,在2021年上半年达到14.0%。边际贡献的提升,主要是因为整体成本、销售与营销效率的提升。
02
以AI平台破局
据灼识咨询预测,全球人工智能支出将在2025年达到3, 258亿美元,相比2020年的1, 092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4.4%。预计到2030年,人工智能将驱动近15%的全球GDP。
对于人工智能行业,一种按照应用分类是将其分成四类:决策人工智能、视觉人工智能、语音与语义人工智能、以及人工智能机器人。每一类都有头部企业带动行业,其中视觉人工智能领域有大家熟知的AI四小龙,语音语义领域也有思必驰、云知声、三角兽等玩家,AI机器人又包括商用机器人厂商以及家用机器人厂商等。决策人工智能赛道对于数据的处理能力、算法精确度要求非常高,企业相对较少,第四范式从融资规模、标杆客户数量等角度看,是领先企业。
决策类人工智能,能够识别数据中的隐藏规律,指导基于数据洞察的决策过程,并解决与核心业务运营密切相关的问题,典型应用包括智慧营销、风险管理、供应链管理优化等。
当前的决策类人工智能行业机会成本高昂、回报短期内难以评估、落地部署困难等问题,对此,第四范式希望通过打造人工智能决策平台的方式解决。相比单点解决方案,决策人工智能平台能够更加灵活地根据需求开发人工智能模型,并且一般能够预先提供快速方便的人工智能应用管理功能。
第四范式的AI平台有几大功能优势:
- 操作简单,提供低代码/无代码以及直观界面,因此经验有限的用户也可以通过平台开发、部署、操作定制化的AI应用;
- 投资回报高,平台解决方案能够大规模应用于大量行业与场景,具有实时智能运营能力,指导用户做出更优的商业决策;
- 快速部署实施,提供即插即用的解决方案,仅需数日即可完成大规模部署;‘
- 完全兼容性,能够集成不同系统与数据源的数据,不采集用户数据,并能在同时为用户提供平台和开发工具。
基于平台的优势,第四范式在赛道内已经抢先拿下多个标杆客户,在2020年,第四范式的客户已经覆盖了世界500强中的47家。未来,第四范式将基于服务标杆客户的经验,服务行业内的其他客户,并借助丰富的应用场景、快速的行业知识积累,实现相比竞品更快的商业扩张,并进一步建立良性循环闭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