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看一下什么是饥饿营销,饥饿营销的意思是通过故意控制产量,营造奇货可居的氛围,达到提升产品售价和利润率的目的。小米一直倡导互联网概念,硬件利润不超过5%,通过提供高性价比硬件积累客户,显然饥饿营销的目的在小米这里很难实现。所以小米没有故意饥饿营销的动力。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呢?答案只有一个供应链能力不足。
供应链能力真的不足吗?小米供应链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有迹可循,早在2015年小米就因为供应链问题导致新手机迟迟无法发布,到目前为止小米供应链依然面临压力。这是它的模式决定的,小米采取智能订单模式,为了提高周转率采取0库存策略,根据下期销量制定当期产量。大家也许会认为小米推出第一款手机至今已经8年了,如果早些年受制于上下游原材料获取能力和资金压力还可以理解,目前这种情况应该不存在了。其实小米的供应链压力一直都在,它这种模式注定不能产生库存,没有库存就不能预定更多原材料。当原材料供应紧张时小米议价能力又不能跟排名前三的大手机厂相提并论,毕竟小米属于才进入行业几年的新手,用户规模和上下游关系都跟传统手机制造商差很多。这里我们要提一下另一家公司,罗永浩的锤子,其实它也是被供应链拖垮的。
我们再来看决定小米成败的关键因素,营销和供应链管理。还记得小米在香港上市的时候,资本市场对这家公司颇有争议,一派认为应给小米互联网公司的估值水平,另一派认为应给小米硬件制造公司的估值水平。个人当时对此有些不同看法,个人认为小米是一家制造+互联网公司,它应该给予等同阿里巴巴那样的估值水平。它的商业模式是通过硬件销售吸粉丝,通过营销形成社群粉丝,进而裂变成一个黏性很强的用户群体。在此基础上不断深入各个细分行业,深耕垂直领域,形成巨大的产业集群,改变整个制造业生态。整体用户群的规模会越滚越大,拥有庞大用户基数后,通过线上软件服务变现,它的发展模式已经由一个公司变成一个平台。
个人比较看好小米模式,因为它的硬件业务已经产生稳定现金流,小米经过多年发展已从单纯手机制造商升级为综合智能电气制造商平台,小米硬件收入占90%,互联网占10%,但这10%基数很大净利润率也很高。希望小米获得巨大成功,这种成功代表着一个新制造时代的到来,也意味着中国制造将成为未来标杆,不亚于马云创立阿里巴巴的意义。祝福小米,祝福雷军!
如果对您有一定帮助,欢迎点赞、关注、留言探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