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问答

什么是公费医疗(关于免费医疗的几点思考)

第一、免费医疗的可行性

治病不同于享受物质生活的丰富,没有人会没病找病去吃苦药扎针头。因此,免费医疗就不存在有人会多贪多占的问题。相反,免费医疗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浪费,不再有红包和医药代表兜售药品吃回扣,也不会再出现医院为了创收而过度医疗的现象。

免费医疗是为了让每一个人有平等的健康保障权利,每个社会成员身体健康就能正常地学习、工作和生活,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换句话说,一个人不仅仅属于他自己,也属于社会。一个人既然属于社会,是社会的财富,社会就有义务保证他的健康。

第二、免费医疗对医学医疗进步的影响。在利益的驱使下,医院和医学院会努力提高技术水平,让更多患者痊愈,树立良好的集体形象,吸引更多的病患前来诊治,提高收入。如果实行免费医疗,治疗效果与经济利益就脱节了。医生就可能找机会享受清闲,把患者推给其他人去诊疗。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就需要对医务工作者加强考核,根据他们在工作中的表现和患者的评价评分来制定工资标准。表现好的待遇就高,表现差的待遇就低,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医务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

至于医德教育,还是融入到业绩考核为好。单纯的道德说教,没有考核标准和奖惩标准,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第三、免费医疗对经济总量的影响。免费医疗就意味着医疗不再是商品,不再纳入经济流通领域。这就意味着在医疗医药方面投入的劳动不再有“价值”的属性,就不能因为从医者的劳动付出而增发货币。也就是说,GDP总量中不再包括医疗方面的生产。这对于中国的经济总量来说,目前能否承受得了,这真的是个很严肃的问题,也是中国目前还没有实现全民免费医疗的根本原因。

如果实现全民免费医疗,每个人都不再担心病了没钱就医,就不再存“保命钱”,可以放心大胆地消费,把保命钱花掉。这样一来,就增加了消费能力,为生产和流通开辟了通畅的道路,产销两旺的情况下,社会经济的总量就会快速增加。而增加的这一部分就可以用到医务工作者的工资、医院的软硬件改造等等。

归根结底,医务工作者的经济利益还是从生产消费环节转移过来的。医院里不生产粒米,也不生产一棵菜,只生产“健康”的活人。医生的衣食住用行都要靠其他领域的劳动者来保障。既然医生为其他人提供了免费的医疗,就需要有人为医生提供免费的大米、衣服、住房、能源和交通等等。转一大圈儿,医疗仍然不是免费的,因为医生也是活人,也要生活和消费。关键是这笔费用谁来出。政府和国家出吗?政府也不是生产部门,不直接创造财富,财富是工农商创造的。最终仍然是劳动者在承担医疗的费用。

第四、以目前中国经济的发展水平,还不能实现全员的免费医疗,仍然需要把医疗环节所创造的价值记入GDP总量,仍然要根据医疗所产生的价值来增发货币。但是,可以通过设立医保卡等方式,让普通人也能治病。每个人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情况比较了解。感觉自己很健康,很强壮,一时半会儿不需要进医院,就可以不留这笔“救命钱”,该投资投资,该消费消费。感觉自己健康有问题,那就多存点儿“保命钱”。自己照顾自己还是最稳妥的。

免费医疗很美好,只是目前仍然实现不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都是商品化的,通过市场来计量价值,通过供需关系体现的价格来配置资源。

作为个人,尤其是个体户和私营企业系统的人,不能指望社会大包大揽地把自己的一切事情都办好,自己该操心还是要操心,该努力工作还是要努力工作,“保命钱”要自己挣自己存的。当然,努力成为公务员,成为“系统内的人”就不一样了。人民公仆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不需要为自己考虑太多的,那就会享有更多的公费医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