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问答

科创50指数最新估值(为什么持续看好科创50指数?)

后开启陆续加仓科创50,基于多方面考虑,从科创50的市场定位情况梳理,整理了科创50 成分股代表的趋势和方向,以及最后关于看好科创50的5个思考!

一、科创50的市场定位:科技创新中盘龙头

行业分布:集中分布于电子、电新、生物医药,硬科技与软创新兼具。科创50指数成分中排名前三的行业分别是电子 (34%),电力设备(24%)、和医药生物(18%);

市值分布:64%成分股市值在200-500亿以上,风格偏中盘。

成长性:指数成分股归母净利润增速大幅高于沪深300、创业板50等指数,2022Q3归母净利润增速达41%,预期今年全年归母净利润增速高于50%。

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强,研发投入高。科创50指数成分股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大概在6~8%,明显高于沪深300 (约1.5%)、创业板50(约5.5%)、上证50(约1.2%)

估值水平:属于典型的高估值风格。科创50指数估值略高于创业板50指数,远高于沪深300指数与中证500指数。

个股集中度:成分股集中,前十大重仓股占比达47.80%,权重占比前25支股票的累计权重达到78.11%,权重占比前30支股票的累计权重达到85.00%。

二、科创50代表了新兴趋势

芯片半导体领域,代表的是国内卡脖子领域的突破,基于费城半导体指数,全球半导体可能在2023年Q2前后触底,台积电2022Q4电话会表示2023年下半年需求复苏,2022Q3是产业库存高峰。

高端制造领域中,机械设备、汽车零部件、军工装备领域存在诸多有待突破领域。高端数控机床:多数功能部件依赖外购,工业机器人:德、日占据主要市场份额,工业机器人: 国内零部件市场被海外品牌占据。

国产软件领域,基础软件处于初创时期,操作系统尤为薄弱,工业软件逐步兴起,市场规模稳中有升;

新材料领域,高端产品有待突破,我国新材料产业还有32%的关键材料处于空白状态,需要进口关键新材料达52%,进口依赖度高;

新能源领域,未来能源革命后的终极能源形势,降低碳排放的大趋势下,包含核能、太阳能、风能等在内的新能源最终呈现均是电力能源输出。2022年上半年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达110.1GWh,全球市占率提升至56%。在光伏产业,2021年中国新增光伏装机容量达54.9GW,连续9年位居全球首位。

生物医药领域,随着我国人均GDP的上升以及人口老龄化加剧,医药消费支出不断上升,需求旺盛,但是我国制药公司竞争力偏弱,需要补齐医药生产领域的短板,并且近年进口加速!

 


 

三、科创50的投资性价比以及未来期望

1)科创50指数自发布以来涨幅较少。截至2023年1月31日,科创50指数累计上涨1.44%,在观测的指标中,低于创业板指 (43.5%)、创业板50(71.76%)、中证500 (19.39%)、沪深300 (1.47%)和纳斯达克(29.11%)等指数。指数往往都是围绕一个中枢震荡,补涨的需求会逐步显现!

2)国家政策助力科技,科技方面各种卡脖子领域有望持续获得政策支持!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关系安全发展的领域加快补齐短板,科技自立自强,制造业高端化,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领域培育新的增长点,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3)基金重仓配置方向正在均值回归,2022Q4,机构对低配的计算机、传媒、医药、机械、非银进行了加仓;均值回归的情况下,机构低配的板块会陆续获得资金青睐,主动偏股基金加仓科创板,四季度主动偏股基金继续加仓科创板!科创类ETF份额逆势扩张!

 

4)科创板解禁压力减轻,增量资金更加有利于科创板;

5)科创50 持仓股的2023年的利润增速较高,延续2022的高增长!

2009年创业板推出之后,进过三年的调整,到2012年底见底,进入三年牛市。主因是十八大定调支持创新驱动,叠加移动互联网浪潮和对并购的支持。

2019年科创板推出之后,进入三年的调整,最大回撤跟当年的创业板相仿,估值底部也相仿。当前支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强调科技自立自强,产业链供应线安全和核心科技,当前的科技革命主要围绕能源革命,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和生物技术与科创板的主要构成较为接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