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股东权益在一般的企业很少看到,但是对于集团公司或者上市公司,在其合并报表中少数股东权益是经常会出现的项目,今天我们来聊聊合并报表中的少数股东权益是咋回事?
首先什么是少数股东?
少数股东是合并报表中的特有概念,合并报表将其母公司和其拥有控制权的子公司视为一个会计主体,少数股东指的是下面子公司除了母公司以外的其他股东。理解这个概念最重要的两个辨别点是合并报表中子公司的股东,并且该股东不是母公司。
通过下图一目了然:
然后什么是少数股东权益?
在母公司拥有子公司股份不足100%,即只拥有子公司净资产的部分产权时,子公司股东权益的一部分属于母公司所有,即多数股东权益;其余一部分仍属外界其他股东所有,由于后者在子公司全部股权中不足半数,对子公司没有控制能力,故被称为少数股东权益。
在个别财务报表中,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在合并报表中,
合并资产=合并负债+母公司股东权益+少数股东权益
注:①合并资产是指合并主体拥有或控制的资产;②合并负债是指合并主体对外承担的债务;合并主体内部之间的护持资产和负债在编制合并报表时已经抵消掉了。
那么少数股东权益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呢?
(1)同一控制下的合并日少数股东权益
同一控制下合并时,合并日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只需将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母公司所拥有的份额相抵消。
例如:甲公司2012年1月1日以28600万元取得A公司80%股权,A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35000万元,甲公司和A公司均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且采用的会计政策一致。根据A公司资产负债表,股东权益总额为32000万元,其中股本20000万元,资本公积8000万元,盈余公积1200万元,未分配利润2800万元。
编制合并抵消分录:
借:股本20000
资本公积8000
盈余公积1200
未分配利润2800
贷:长期股权投资25600
少数股东权益6400
(2)同一控制下的合并日后少数股东权益
合并日后是指合并日以后的合并报表披露日,比如年末、半年末、季度末等等。
合并日后报表日,首先要将对子公司核算采用的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然后再抵消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母公司所拥有的份额。
例如:续前例,2012年12月31日A公司股东权益总额38000万元,其中股本20000万元,资本公积8000万元,盈余公积3200万元,未分配利润6800万元。
A公司当年实现净利润10500万元,提取盈余公积2000万元,向股东宣告分派现金股利4500万元。
成本法转换权益法调整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8400 【10500×80%】
贷:投资收益8400
借:投资收益3600 【4500×80%】
贷:长期股权投资3600
调整后甲公司对A公司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30400万元【25600+8400-3600】。
编制合并抵消分录:
借:股本20000
资本公积8000
盈余公积3200
未分配利润6800
贷:长期股权投资30400
少数股东权益7600
(3)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日少数股东权益
非同一控制下取得子公司,母公司编制购买日的合并资产负债表时,子公司各项资产、负债应当以公允价值在合并报表中列示,母公司合并成本大于取得的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作为合并商誉列示。少数股东权益亦按照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计算。
例如:甲公司2011年1月1日以定向增发普通普票的方式,购买取得A公司70%股权。甲公司定向增发股票10000万股(每股面值1元),市场价格每股2.95元;A公司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股本20000万元,资本公积8000万元,盈余公积1200万元,未分配利润2800万元;A公司当日资产负债估值如下:应收账款估值减少100万元,存货估值增加1100万元,固定资产估值增加3000万元。
首先按照净资产公允价值调整分录:
借:存货1100
固定资产3000
贷:应收账款100
资本公积4000
编制合并抵消分录:
借:股本20000
资本公积12000 【8000+4000】
盈余公积1200
未分配利润2800
商誉4300 【10000×2.95-(32000+4000)×70%】
贷:长期股权投资29500 【10000×2.95】
少数股东权益10800 【(32000+4000)×30%】
(4)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日后少数股东权益
首先应当以购买日确定的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对子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调整;然后,将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的结果调整为权益法核算结果;最后再编制合并抵消分录。
例如:续前例,A公司2011年12月31日股东权益总额38000万元,其中股本20000万元,资本公积8000万元,盈余公积3200万元,未分配利润6800万元。A公司全年实现净利润10500万元,提取盈余公积2000万元,向股东分配现金股利4500万元。
截至年末,应收账款按购买日确认的金额收回,确认的坏账已核销;购买日存货公允价值增值部分,当年已全部实现对外销售;购买日固定资产原值增值系办公楼,该办公楼采用的折旧方法为年限平均法,剩余折旧年限为20年。
①由于合并日(购买日)子公司在合并报表中按公允价值入账,那么公允价值增值部分会影响当期计算的利润,所以需要调整按照公允价值计算出的利润。
A公司调整后本年利润=10500+100【购买日应收账款公允价值减值的实现而调减资产减值损失】-1100【购买日存货公允价值增值的实现而调增营业成本】-150【固定资产公允价值增值计算的折旧而调增管理费用】=9350万元
A公司调整后本年末未分配利润=2800+9350-2000-4500=5650万元
权益法下甲公司对A公司投资的投资收益=9350×70%=6545万元
权益法下甲公司对A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年末余额=29500+6545-4500×70%=32895万元
少数股东权益=9350×30%=2805万元
少数股东权益年末余额=10800+2805-4500×30%=12255万元
②按公允价值调整财务报表分录:
借:存货1100
固定资产3000
贷:应收账款100
资本公积4000
因购买日A公司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对净利润的影响,调整分录:
借:营业成本1100
管理费用150
应收账款100
贷:存货1100
固定资产150
资产减值损失100
③按权益法调整股权投资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6545
贷:投资收益6545
借:投资收益3150
贷:长期股权投资3150
④编制合并抵消分录:
借:股本20000
资本公积12000
盈余公积3200
未分配利润5650
商誉4300
贷:长期股权投资32895
少数股东权益12255
想了解更多管理会计知识,请关注本头条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