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益类基金,也就是之前说的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在常见的基金类型中,权益类基金的风险是最高的,而相应的回报往往也是最高。权益类基金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投资策略也很多,从广义的角度可以分成主动型和被动型。
被动型也称指数型基金,通俗的解释就是基金公司抄指数编制方的作业,主动型的基金需要基金经理主动出击,去股票市场上选择合适的股票,是更检验基金公司和经理能力的品种。
如果想了解被动型基金,就绕不开一个概念-指数,这也是基金学习中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其实,我们经常看的大盘,就是一个指数,全称是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综合价格指数。
1991年第一次发布,现在的点位是3453点,权重股1553只,这些股票按市值排名,再乘以权重,就构成了大盘的点位。
这个点位反映的是整个市场的好坏,比如通常情况下我们会认为3500点要比3000点好,不过由于非流通股占比过大的原因,金融地产石油企业严重拖累了指数的上涨,所以出现了十年之前大盘是3000多点,现在依然是3000多点的诡异局面。
所以总的说来,指数的意义就是反映一个市场或者一个行业的整体冷热状况。我们投资指数型基金的目的,实际上就是取平均数,因为我无法知道哪只股票跌,哪只股票涨,那么干脆每个都买点,不拿最高的收益,也不拿最差的,做个中间派。
那么指数是怎么被跟踪的呢?
我们以常见的沪深300指数为例,这个指数包含了沪深两市市值大,流动性好的300家公司股票,也就是说两个市场上大型的公司基本上被涵盖了,比如贵州茅台,工商银行等大块头。如果要跟踪这个指数的话,基金公司就需要按相应的比例,把这300只股票配齐,但实际操作中基金经理并不完全照抄,有的多于300只,有的少于300只,而每只股票的比例有时候也有上下浮动,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即便是跟踪同一只指数,不同的基金收益也会有比较大的差异。
最后,我们再来讨论一下,指数基金收益率到底高不高?
在投资界流传着这样一个关于巴菲特的赌约。
2007年的时候,巴菲特发布了一个邀约,自己定投标普500指数,对方可以在市场上随意挑选5只基金,10年后收益低的要输掉50万美元。最后华尔街的投资经理泰德出来应战,可惜最后输得很惨,由于中间经历了08年金融危机,大家的收益都不算高,泰德的战绩只有3%,而巴菲特购买的指数基金涨了8.5%。
如果切换到中国市场,指数的收益率其实也是不低的,以博时沪深300指数举例,17年累计收益547%,年化回报也达到了11%,这个数据其实还是很不错的,远远超过了银行理财,甚至比部分信托还要高。
更主要的是,投资指数基金不需要专业的金融知识,去操心去研究,是比较适合懒人投资的方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