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重组一直是市场中永不停顿的炒作热点,它往往带来估值的变化,股价的大幅波动,如果能从中找到一些规律,那对我们投资也是极好的事情呀,今天看看国泰君安的研报总结出了哪些规律。
核心逻辑
1.先定义并购重组
并购重组只是市场上的通常说法,对于到底什么是并购重组,并没有严格的定义。我们对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范围定义主要包含:1、控制权转让(收购);2、资产重组(购买、出售或臵换等);3、股份回购、合并、分立;4、其他对上市公司的股权控制结构、资产和负债结构、主营业务及利润构成产生较大影响的活动。
大部分公司因其并购重组不对公司业务产生重大影响而没有停牌,其股价也无显著收益,因此我们研究对象是因并购而停牌小于1年时间的样本。
2.并购重组的板块规律
1)经济相对落后省份
公司购并广度低,但深度高
用各省份每年参与并购重组的事件数量总和除以该省份当年上市公司总数,结果发现,云南、宁夏、江西、贵州等经济落后省份排名前列。因此,经济相对落后、上市公司数量相对较少的省份,发生购并的公司覆盖面(即广度)较低,但公司发生购并的相对次数(即深度)较高。
2)上市公司在上市3年左右发生购并的概率在50%左右
总体结果:主板公司在上市头3年发生购并的概率为79%;中小板公司在上市头3年发生购并的概率为49%;创业板公司在上市头3年发生购并的概率为60%。
3)中小创公司购并比例大幅高于主板公司
统计每年发生购并的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事件数量,我们发现从绝对数量上看,主板发生并购重组的事件数量稳居第一,中小板其次,创业板最少。如果我们统计相对数量,即发生并购重组事件除以当年该板块上市公司家数,会发现创业板公司并购重组率逐年上升,2014年接近30%,其次是中小板,主板公司并购重组率最低。
同时,中小创公司的并购重组率一直保持稳定上升趋势,而主板的并购重组率则稳定在 10%左右的水平。
3.并购重组的行业观察
1)热门行业,永立购并潮头
对样本进行分析时,采用申万一级行业规则进行行业划分。由于每个行业的公司数量差别较大,因此要对行业并购重组数量进行单位化。并购率 = 当年某行业发生并购重组事件数量 / 当年某行业上市公司总数。
统计后,我们发现每年并购率前三名的公司有如下规律:
2007 - 2009:房地产、国防军工(机械)、有色等传统周期行业;
2010 - 2011:休闲服务、商贸等消费行业;
2012 - 2014:传媒、计算机、通信等 TMT 新兴行业;
我们发现,并购重组热度与行业性机会息息相关,并形成“热度上升–股价上升–增发–并购-业绩上升–热度进一步上升”的正反馈之中。
2)新兴行业相较于传统行业,对购并的依赖性更强
我们统计每年并购率最高的五个行业的平均值,这一数字在2014年达到最高峰。2013年以前,并购率较高的行业,并购率基本在20%左右;2013年以后,行业内并购率在30%之上的行业比比皆是,2013年传媒行业并购率达到51%。 由于并购重组率高的行业一般都是当年较为热门行业,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近年来以TMT为代表的新兴行业,相较于传统行业,对外延式增长的依赖性更强。
4.估值观察
1)与市场平均估值水平相比,兼并重组样本的估值显著更高;
2)传统低估值行业,发生购并的公司估值基本上都高于这个行业的平均估值;新兴高估值行业,发生购并的公司估值基本与行业平均估值持平甚至略低。
估值可以作为判断一个行业,甚至一只个股未来发生并购重组概率的重要依据。高估值的行业和公司发生并购重组的概率更高。
如果行业估值较高,一般是新兴行业,则不用太看重个股估值。这种行业中往往大市值公司的并购能力更强,而大市值公司相对于自身行业的估值可能并不高。
如果行业估值较低,一般是传统行业,则较高估值个股发生并购重组的概率更高。这种行业中,低估值的往往是大型国企,一旦行业景气度下降,大企业拖得起,业绩相对稳定,高估值、拖不起的小企业不得不通过并购重组的方式另寻出路。
5.财务观察
绝大部分公司的并购重组均是以现金作为支付手段。但想通过低频的资产负债表中现金科目来判断公司未来发生并购重组可能性的方法不可取,还需结合再融资等事件进行判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