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东莞统筹了60平方公里土地高规格规划建设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一年多来,取得了哪些成效?
2022东莞全球招商大会新闻发布会上,东莞市发改局副局长王国雄表示,基地建设工作已初见成效,已成功引进光大半导体、天域半导体、超然通用航空、博力威锂电池等一批单项投资超30亿元的重大新兴产业龙头项目,这批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产值规模将超千亿元。
去年以来,东莞整合了约60平方公里空间,统筹基建、资金、招商、人才、政策等资源,高标准规划建设七大东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明确把7大基地建设作为产业立新柱“一号工程”来抓,建立健全“七个一”工作机制,加快培育新产业、新动能。
王国雄表示,产业招商取得突破。首先是构建“1+N”配套政策体系,出台推进产业基地建设“1”政策和“一基地一政策”等系列文件,对基地内优质企业在投资落户、技术创新、设备投资、人才引进、上市并购等方面予以全市最大力度的支持。
其次是,东莞充分发挥战略基金“以投带引”作用,设立100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基金,形成促进新兴产业集聚的高地,撬动形成500亿元基金体系。目前累计已认缴子基金总规模超20亿元,重点投向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半导体及集成电路等领域,预计撬动项目落地规模超130亿元。基地建设以来,已成功引进光大半导体、天域半导体、超然通用航空、博力威锂电池等一批单项投资超30亿元的重大新兴产业龙头项目,这批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产值规模将超千亿元,牵引带动形成新的产业集群。
与此同时,东莞的空间整备有了突破。王国雄表示,一是规划引领,按“产城融合、以产为主”的原则,编制完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国土空间规划方案,摸排出近期可开发土地面积超过1.3万亩,为基地全面开发建设夯实了基础。二是土地整备,累计完成土地收储整备超过4200亩,为承接龙头项目、培育发展新动能提供新的产业空间。三是“标准地”供应,推行“标准地+土地资源和技术控制指标清单+区域评估”的供地模式,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推动优质产业项目加快落地,实现“摘牌即动工”。目前,已累计推出超过10宗“标准地”试点地块。只要是优质新兴产业项目,一定有土地空间承载,一定能实现快速落地。
“环境打造有突破。”王国雄表示,完成了赣深高铁南站通车工程、石潭埔人才公园(一期)、望沙路升级改造工程、道滘九曲产业园特色示范村一期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投入使用,今年将加快推动水乡基地河西片区、临深基地石潭埔片区、银瓶基地乐园片区等一批基础设施和综合配套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快基地首开区开发,着力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园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