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有不少公司的创始人,对于股权激励有着困扰…
到底我们企业应不应该实施股权激励呢?
现在这个时候适不适合进行股权激励?
公司那么多人,应该对哪些员工进行股权激励?
股权激励的方法那么多,哪种才适合我们公司?
期权/股权发出去了,能不能起到激励效果呢?
。。。
这些问题我们以后会逐步解答。
在规股君身边有个朋友小A,在互联网某行业巨头内工作,公司规模有上万人,作为在公司工作了3-5年的老员工,得到了公司授予的一部分期权。
据他回忆,当时HR喊他过去签了一份简单的文件,什么都没说明,就结束了。他也不知道这份期权代表了什么,估值有多少,公司总共发了多少股权等等,他只知道他拿到了公司给的几千股,然后就把这事忘了。没过多久,小A得到其他公司的高薪挖角,去了给他更好待遇的新公司。
这是一个挺常(shī)见(bài)的股权激励的案例,公司出于好意想要激励一下老员工,希望员工可以更加努力工作,于是发放了一部分期权,但是却又不告诉员工这些股权真正的价值,也没有以正确的方式来进行宣导。
员工没有因为股份的数字和冷冰冰的协议受到激励,觉得只是公司给自己画的一个饼,并没有从心底真正认可这份期权的价值,公司的股权激励计划最终没有起到任何的激励效果,反而可能产生负激励的作用。
类似股权激励失败的案例千千万~~真不是谁都可以像东哥一样,登上福布斯、迎娶奶茶妹妹,背后还有数十万的京东员工美滋滋地踏实、努力工作着!这才是真正成功的股权激励要达到的效果!
到底怎么做才能实现这种效果?不急,我们今天先来了解一些基本概念。
什么是股权激励呢?
股权激励是企业或创始人拿出部分股权用来激励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或优秀员工的一种方法,是企业为了激励和留住核心人才而推行的一种长期激励机制。
企业为什么要进行股权激励呢?
对于拿着固定薪资的员工来说,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相对固定的工作范围,公司的战略并不能够由他们决定,所以对于很多普通员工来说薪资的多寡就是他们衡量一个工作优劣的标准。
那什么样才算是一个好工作呢?有一句话可以很贴切地概括:“钱多、事少、离家近!”。但是,从企业的角度看,“钱多”就是高成本,“事少”就意味着低效率。
作为一个员工,他本能地会去追求这些确定的短期利益,这个时候公司就可以考虑用股权激励让员工把目标放得长远,让他们拥有主人翁的意识,站在股东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从而与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实现员工和企业的共赢。
咱们可以把股权激励的目的细分为三块来看:
吸引人才
初创期的公司,现金比较少,难以花大价钱去挖一些牛人过来。创始人描绘一个宏伟蓝图,辅以股权来吸引牛人作为合伙人加入团队,既可以弥补现金报酬不具吸引力的弱点,又可以激励合伙人,使之有足够的干劲和创始人一同去奋斗拼搏。
留住人才
有些公司为了尽快发展,为了打败竞争对手,为了尽可能多地获得市场份额,会把大部分钱投入市场、投进开发或者产品,而没有给员工薪酬方面留足够的空间。时间久了,容易让员工滋生不满,导致人员的流失。
公司可以通过股权激励,让员工站在公司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暂时放下自己短期的利益,把自己的目标放得更长远:“公司这样做是为了估值更高、为了上市,那么我手中股权就会随之使我实现财务自由。”
激励人才
企业也可以通过股权激励的方式,奖励那些在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的员工,可以强化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归属感,从而更加努力地工作。公司的获利能力增强了,他们可以获得丰厚的分红;在公司上市或被并购时,他们股权可以变现从而获得更为可观的财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