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量利分析
本量利分析是会计、财管等科目中使用的最基本的公式和逻辑关系,是学习CPA所必备的基础知识之一,非常适合在现阶段学习透彻。
1基本概念
(一)基本损益方程式
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销售量×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PQ-VQ-F
【提示】公式中的成本是广义的:既包括付现成本也包括非付现成本,既包括制造成本,也包括期间费用。
【例题 - 计算题】某企业每月固定成本为1000元,生产一种产品,单价为1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6元,本月计划销售500件,问预期利润是多少?
【答案】利润=PQ-VQ-F=10×500-6×500-1000=1000(元)
(二)边际贡献方程式
1.相关公式
边际贡献总额(M)=销售收入-变动成本=PQ-VQ
单位边际贡献(m)=单价-单位变动成本=P-V
【提示】
边际贡献分为制造边际贡献和产品边际贡献。
制造边际贡献=销售收入-产品制造变动成本
产品边际贡献=制造边际贡献-销售和管理变动成本
通常,如果在“边际贡献”前未加任何定语,那么则是指“产品边际贡献”。
2.两个率的计算
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销售收入=(PQ-VQ)/PQ=1-V/P
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销售收入=VQ/PQ=V/P
则边际贡献率+变动成本率=1
3.边际贡献方程式
利润=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利润=销量×单位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利润=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
2盈亏平衡
1.含义
是研究当企业恰好处于保本状态时本量利关系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即收入和成本相等时对企业进行分析的方法。
2.分析重点
盈亏临界点和安全边际
3.盈亏临界点
盈亏临界点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盈亏临界点销售额=固定成本/边际贡献率
盈亏临界点作业率=盈亏临界点销售量/正常销售量×100%
【提示】盈亏临界点作业率也叫危险率,盈亏临界点作业率越高企业越危险,反之越安全。
4.安全边际
安全边际=正常销售额-盈亏临界点销售额
安全边际量=正常销售量-盈亏临界点销售量
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正常销售额
【提示】安全边际率越大越好,越大企业越安全。
5.安全边际和利润的关系
息税前利润=安全边际额×边际贡献率
【解释】由于盈亏临界点销售额扣除变动成本后的边际贡献等于固定成本,因此盈亏临界点的销售只能为企业收回固定成本,只有安全边际才能为企业提供利润。安全边际部分的销售减去其自身变动成本后即为企业利润。
销售息税前利润率=安全边际率×边际贡献率
【解释】
由利润=安全边际额×边际贡献率
等号两边同除以销售收入
则销售利润率=安全边际率×边际贡献率
3经典习题
【例题-单选题】产品边际贡献是指( )。
A.销售收入与产品变动成本之差
B.销售收入与销售和管理变动成本之差
C.销售收入与制造边际贡献之差
D.销售收入与全部变动成本(包括产品变动成本和期间变动成本)之差
【例题-单选题】根据本量利分析原理,只能提高安全边际而不会降低盈亏临界点的措施是( )。
A.提高单价
B.增加产销量
C.降低单位变动成本
D.压缩固定成本
【例题-单选题】甲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变动成本率为40%,盈亏临界点作业率为70%。甲公司的息税前利润率是( )。
A.18%
B.28%
C.42%
D.12%
以上内容整理自森科注册会计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