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可持续供应链管理中,有一个重要且常用的理论,叫“利益相关者理论(stakeholder theory)” , 不同于过去的股东价值最大化理论(shareholder theory),在可持续供应链中,企业强调的是所有利益相关方的整体利益最大化, 由于一家公司总是关联着诸多利益相关者, 如下图所示:
这些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投资人、员工、客户、消费者、供应商、银行、债权人、媒体、政府、研究机构、行业协会、社会团体、生活社区、竞争对手、各种协同共生的生态合作伙伴、利益团体等, 所以可持续供应链试图寻求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平衡。
在可持续供应链管理中,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理论,叫“三重底线理论 Triple bottom line” ( John Elkington, 1997), 可持续的供应链管理需要满足经济、环境和社会的三重底线。
图片来源:辛童, “可持续供应链生态研究”理论模型
从“股东价值”最大化到“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平衡,显然是社会的一大进步,社会普遍共识不再将股东利益/股东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单一维度标准,而将满足所有利益相关方的利益诉求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目标。企业在盈利获得商业价值的同时,必须要考虑企业对社会的责任和对生态环境破坏造成的影响,即在实现经济价值最大化的同时,最小化对环境的破坏和最大化社会效益(对社会的价值贡献和影响力)。
当下联合国和各国政府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即是对企业在生态环境破坏的底线要求;人类和人类的各类经济组织不能因为经济发展而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否则会造成“皮之不存,毛焉附之” 的严重灾难和致命后果。
可持续发展的供应链生态是未来企业供应链管理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可持续发展是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盈利、创造价值、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创造就业机会和社会公平的竞争环境、尊重人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多样化......,需要从现在做起,需要政府、社会、企业和所有利益相关方的共同努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