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进程是一个长期的变革过程。在此过程中,企业可持续发展官需要推动将可持续发展纳入企业战略,并综合考虑技术、风险等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健全完善相应组织架构和治理机制,提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本文作者:田苗苗
安永大中华区可持续发展主管
当前,日趋严格的监管政策和外部环境变化都要求企业尽快建立可持续发展组织架构,包括强化企业高管落实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以及相关专业领域人才的培养和发展。企业管理层需要有清晰的战略发展方向,确保可持续发展成为企业各部门的共识。专业人才应拥有环境技术、公共政策等相关领域的学术背景,为企业基础设施改造、生产技术革新、能源效率提升等方面提供专业支持。
可持续发展官不仅需要推动建立健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组织架构,更需要促进提升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应用新兴技术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企业需要全面考察评估新兴技术的价值和影响,合理选择创新技术,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首先,可持续发展官要基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重点关注可持续发展的质量和成效。
当前,可持续发展、ESG、碳中和等环境相关理念持续火热,一些企业借此东风宣传概念、产品与服务,却并未将可持续发展落实在自身战略发展过程中。企业应脚踏实地,从实际出发升级基础设施、改进产业流程、推动数字化管理,避免“漂绿”“洗绿”,运用优质可靠的新兴技术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和高效利用。
其次,可持续发展官要推动企业做好新兴技术相关风险的管理工作。
环境风险
在分析和监测气候变化时,不成熟的新兴技术可能会引发数据质量问题,包含数据无效、冗余、偏差和失真等,从而影响分析监测的准确性,导致环境治理的决策偏见。
政策监管风险
创新设施从设计到应用往往需要较长周期,真正投入生产循环中时可能已经不能满足快速变化的监管风向,给企业造成时间和经济损失。
法律风险
大数据算法模型等新兴技术的可靠性与数据安全问题正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如果企业核心经营数据、行业和客户敏感信息发生泄露,企业将可能面临巨大的法律风险。
针对上述风险,企业需要做好新兴技术的价值和风险评估,特别要针对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做好预案,提高抵抗风险的能力。
可持续发展官既需要立足企业实际,也需要洞见未来趋势,从战略层面推动企业平衡短期目标与长期价值,兼顾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可持续发展官对外需要掌握政策监管动态,敏锐识别各种风险;对内则需要调动各种资源,促进将可持续发展融入公司战略、管理变革和企业文化中。
在国家推进“双碳”战略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把可持续发展融入生产经营各方面,设置了可持续发展官或相关职能。今年,安永推出首届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官高峰论坛暨年度最佳奖项评选活动,旨在以上市公司为主体,发现和褒奖中国低碳转型和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最佳实践,促进新技术、新模式的规模化商业应用,鼓励上市公司在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积极引领作用。
本文是为提供一般信息的用途所撰写,并非旨在成为可依赖的会计、税务、法律或其他专业意见。请向您的顾问获取具体意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