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保监会财务会计部(偿付能力监管部)日前发布《关于四家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数据不真实问题的通报》,通报了2022年偿付能力真实性检查中发现浙商财险、安诚财险、人保寿险、友邦人寿等4家保险公司存在的偿付能力数据不真实问题。
具体来看,浙商财险存在未按规定计提最低资本、流动性风险指标计算不准确、偿付能力报表填报不完整、风险综合评级数据填报不准确等问题。例如,该公司2022年1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计算存款的交易对手违约风险最低资本时,基础因子选择错误,少计提最低资本807.6万元。
安诚财险则存在未按规定计提最低资本、风险综合评级数据填报不实等问题。例如,该公司2022年1季度、2季度风险综合评级数据中,销售人员、核保核赔人员、分支机构高级管理人员数量和离职率,以及保险合同争议诉讼案件败诉率等43项数据填报不实。
人保寿险存在未按规定计量利率风险最低资本、未按规定穿透计量最低资本、权益投资未及时调整核算方法、风险综合评级数据填报不准确等问题。例如,该公司某资管产品不满足豁免穿透条件,却在2022年2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列报为“豁免穿透的资产支持计划”,少计提最低资本2265.02万元。
友邦人寿则存在未按规定计提最低资本、未按规定计量实际资本、风险综合评级数据填报不实等问题。例如,该公司再保险系统中未及时摊回再保理赔款1827.2万元,当期资产负债表中应收分保账款少计1827.2万元,导致2022年1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的核心一级资本少计2108万元。
金融行业人士贺磊对华商报记者分析说,其实是能看出来,尤其是金融严监管,对经济全面复苏是一个保驾护航的作用。但是作为金融机构来说,监管一定要把住风险端口,该执行的,该控制的,不能因为经济复苏的爆发式增长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风险。最近监管机构不管对支付行业,还是保险机构,甚至券商,做出的处罚,其实就是一个敲警钟,让机构重视监管,不能野蛮爆发式增长。比如,前段时间针对新冠疫情类保险的监管,就凸显类保险行业发展中存在很多问题。
“反过来说,这对购买保险的人来说,严监管是好事儿。监管趋严,倒逼这些金融机构的偿付能力、支付能力越强。在这个意义上说,建议投资者在选择保险时候,不能只听保险公司的业务人员,一定要自己去看条款,以防掉进陷阱里。”贺磊说。 华商报记者 李王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