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问答

什么是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经营动因)

一、国际生产折中理论(邓宁)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又称国际生产综合理论,由英国邓宁在 1976 年首次提出。并在1981年出版的《国际生产与跨国企业》一书中系统阐述。

邓宁的国际生产综合理论可以概括为一个简单的公式:

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对外直接投资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必须同时具备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

企业可以根据自己所具备的不同优势,分别采用不同的国际经营方式。

企业如果只拥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只能进行出口贸易;

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出口贸易

企业如果只有所有权优势,则只能考虑采用技术转移的形式,将技术出让给其他企业。

所有权优势=技术转移

二、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经营动因

2006 年 UNCTAD 发表的《世界投资报告》提出影响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决策的四大动机与三大竞争优势。

1.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主要动机

(1)寻求市场(最重要的投资动机)

与市场有关的因素是推动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走出母国或拉动它们进入东道国的强大力量。以寻求市场为主要动机的投资主要形成区域内和发展中国家内部的对外直接投资。在这种对外直接投资之内,投资形态因跨国公司的活动而存在差异。广义的市场扩展还包括市场多样化的扩张。对外直接投资确实使得发展中国家企业能够进入新市场并扩大业务。

(2)寻求效率(第二个重要动机)

寻求效率主要是相对较先进(因而劳动力成本较高)的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进行这种投资。寻求效率的投资往往基于两个方面的驱动因素:①母经济体生产成本上涨,特别是劳动力成本。②发展中国家公司面临的竞争压力正在推动它们向海外扩展。

(3)寻求资源

寻求资源型对外直接投资的目的在于获取稀缺的自然资源。投资往往是集中于资源丰富的国家。

(4)寻求现成资产

寻求现成资产型对外投资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投资。主要动机是主动获取发达国家企业的品牌、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等现成资产。寻求市场、寻求效率、寻求资源为主要动机的投资属于“资产利用战略”;寻求现成资产型的投资是一种“资产拓展战略”。

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主要竞争优势

(1)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对发展中东道国的一大优势是具有更大的创造就业机会的潜力。

(2)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技术和经营模式一般比较接近于发展中东道国所用的技术和模式,这意味着有益联系和技术吸收的可能性较大。

(3)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在进入模式上往往更多采取新建投资的方式而不是并购,在发展中东道国的投资尤其如此。因此,他们的投资更有可能直接推动提高发展中国家的生产能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