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商品经济竞争的六大特点,不懂也要看
商品经济竞争的特点 商品经济竞争,在本质上是一种谋取经济利益的斗争,它不仅驱使市场主体加入竞争行列,而且也使竞争具有如下特点:
(一)参与竞争的主体是商品生产(经营)者 在市场上,参与竞争的主体手中都拥有商品或货币。这些商品或货币,或者是参与竞争的主体自己生产的,或者是通过交换取得的,因此,他们都是商品生产(经营)者。在市场上,他们以卖者、买者或既卖又买者的身份出现。他们各自具有自身独立的经济利益,对自己的市场行为具有自主权。卖者力图贵卖;买者力图贱买;既卖又买者力图贵卖贱买,并以此获得自身独立的经济利益。
(二)竞争的内容可归结为“物美价廉”的较量在商品的使用价值方面,竞争主要是商品的质量竞争,此外 还存在品种、规格、花色、性能、功用、耐用度等的竞争。它们是卖者之间较量、买者选择的主要内容。在商品的价值方面,竞争主要是价格竞争,是商品价值及其表现形式(商品价格)低廉的竞争。质量竞争和价格竞争存在于市场,但其基础在生产领域中。质量竞争的基础是生产领域的商品更新换代和质量求优的较量;价格竞争的基础是生产领域的商品成本、商品个别价值低廉的较量。
(三)竞争的方式 商品经济竞争一般有三种方式:
(1)卖者之间的竞争。卖者 为了避免自己的商品卖不出而实现不了自己的经济利益,力图以比别的卖者低的价格出卖自己的商品。
(2)买者之间的竞争。买者为了避免自己所需商品购买不到而实现不了自己的经济利益,力图以比别的买者高的价格购买自己所需的商品。
(3)卖者与买者之间的竞争。为了实现各自的经济利益,卖者力图以高的价格出售自己的商品;买者力图以低的价格购买自己所需的商品。“讨价还价”就是卖者与买者之间竞争的表现。
(四)竞争的规模受社会生产规模的限制社会生产规模越大,生产的商品越多,市场上交换的商品越多,竞争的规模就越大。反之,则竞争的规模就越小。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里,由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受到限制,其竞争规模也必然被限制在极小的范围内。在封建社会里,由于封建行 会、封建割据、内外关税限制,使商品生产和商品经济受到限制,使其竞争规模限制在极小的范围内。
(五)竞争的激烈程度同互相竞争的商品生产者的多少成正 比,同互相竞争的商品生产者的大小成反比
(六)竞争的目的是为了谋取经济利益 在以个体劳动为主的简单商品经济中,其经济利益具体表现 为交换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