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问答

什么是价值管理(基本原则具体指什么)

经济增加值是指企业可持续的投资收益超过资本成本的盈利能力,即税后净营业利润大于资本成本的净值。经济增加值是全面考核企业经营者有效使用资本和为股东创造价值的重要工具,也是企业价值管理的基础和核心。本指导意见所称价值管理是基于经济增加值的价值管理,是以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以经济增加值管理理念、管理决策和流程再造为重点,通过价值诊断、管理提升、考核激励、监测控制等管理流程的制度化、工具化,对影响企业价值的相关因素进行控制的全过程管理。

价值管理与企业实际紧密结合。价值管理与制度建设相互促进。价值管理与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有效衔接。价值管理与维护各方利益有机统一。

如何完善价值管理体系需要以下几点:一、建立经济增加值诊断体系。诊断体系是实施价值管理的基础,是明确主攻方向、制订有效措施的重要前提。二、完善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的考核体系。考核体系是实施价值管理的保障,是坚持正确导向,有效落实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责任的主要抓手。三、探索建立经济增加值激励约束机制。 创新激励约束机制是价值管理的基本动力,是完善责权利相统一、业绩考核与奖惩紧密挂钩的重要方向。四、建立健全经济增加值监控体系。监控体系是价值管理常态化运行的重要环节,是过程控制的关键。

国企“混合所有制”的加速引起了学界和业界的广泛评议:支持者众之,多方论证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的方向之正确,决策之英明,时机之合理。迟疑者有之,认同加快“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方向,又担心具体实施过程能否实现国企改革的预期目标。质疑者有之,国资国企忧虑如何确保国有资本保值增值,避免流失;民资民企担心平等地位和话语权。

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表示,将完善与业绩考核紧密挂钩的长效激励约束机制,考虑到中长期激励的复杂性和国企收入分配的敏感性,国资委按照先易后难、稳妥推进的原则,正在研究基于经济增加值的任期激励方案。2014年央企业绩考核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健全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的业绩考核体系,完善与企业功能定位相适应的分类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提高业绩考核的导向性和针对性。

央企实行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相结合的考核制度,年度考核和绩效薪酬挂钩,任期考核和中长期激励衔接。黄淑和表示,从执行情况看,与任期考核相联系的中长期激励尚未建立。考虑到中长期激励的复杂性和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的敏感性,国资委按照先易后难、稳妥推进的原则,正在研究基于经济增加值的任期激励方案,待时机成熟后推出。各央企要结合实际进行大胆探索,注意把握中长期激励应当与业绩考核紧密挂钩,合理确定激励的范围和水平;应把企业是否创造价值作为中长期激励的重要前提;激励的水平要适度。此外,要以管理团队、核心业务骨干为主要对象,依据考核目标完成情况和价值贡献大小,积极稳妥地实施专项奖励和中长期激励。对损毁价值的,要建立健全严格的约束机制。

为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国资委印发了《关于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加强中央企业价值管理的指导意见》,详情及案例参考权易汇找国资流转与监管条目国资发综合〔2014〕8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