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去年11月份央行、银保监会联合推出“金融支持房地产十六条”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把房地产列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政策出台近两个月来,在网络上引起了热议。其实不外乎两种声音 ,一种是赞成国家支持房地产的声音;一种是反对国家救市,认为应继续收紧“三条红线”的声音。此外,还有一些极端化的声音,诸如房地产已经走到了尽头,抛售潮已经到来,甚至有人说必须让房地产崩盘等。
赞成国家支持房地产的人认为,尽管房地产行业不具备较高的技术含量,但它也是实实在在的实体经济,又关乎国计民生。房地产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并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反对国家支持房地产的人认为,房地产不属于实体经济,也没有技术含量,国家不应该救市,而是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尤其是技术含量高的行业。
至于一些唱衰楼市、抱怨房价声音,其实都是比较极端化的。国家有关政策,救房地产只是一个形式,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实现扩大就业,增加国人收入。支持房地产政策的出台,国家首先也是考虑经济平稳发展,从供、需两端发力解决问题。同时改善开发商和购房者的环境,要求各地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兼顾开发商需求和下调住房贷款利率。
相对于房价的调整,国人应该关注的是如何提高自己收入和购买能力。收入增加了,购买力增强了,房价相对就不高了。反之则可能造成收入不稳定或收入下降,购买能力下降,则再低的房价都属于高房价。同时,房价上涨或房价下跌,并不是老百姓所能决定的,一味的抱怨高房价,反而会使自己失去奋斗的动力。最终结果只能是望房兴叹,永远也无法实现自己理想的住房梦。
相对于房价的调整,国人还应该关注国家和地方的调控政策,行业政策是国家和地方用于平衡各方利益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各方利益的转换,政策可能随时会调整。2019年,国家和地方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620多项,是房地产史上最多的一年,叠加后来的疫情和“三条红线”,让房地产行业雪上加霜。于是国家出台了房地产因城施策、下调利率和降低贷款首付比例等政策,直至“金融支持房地产十六条”。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老百姓居住环境的改善是必备环节之一。面对高高在上的房价,国人不必抱怨。《淮南子·说林训》中说,"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就是今天人们常说的“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