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近十年国内针对利益相关者视角的企业财务绩效研究的文献,大致可以将研究成果分为四大类:即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利益相关者的财务绩效评价体系建立方法、利益相关者的财务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企业绩效评价的影响。对国内企业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财务绩效评价相关文献进行回顾与总结,以下将从国内方面阐述研究现状及评述。
关键词:财务绩效评价;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
一、基于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评价的关系
鄢贝贝,张凯明,程玉(2015)以69家食品加工类上市公司为例,首先分析社会责任对企业财务绩效评价的影响,其次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分别从消费者、供应商、员工、股东、债权人、政府、社区、环境八个方面研究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评价的关系,最后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对消费者、员工、债权人和政府的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正相关关系显著;对供应商、股东的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相关关系较弱的结论并给出相应建议。
余峰(2016)从行业资产组合、经营能力、获利能力、所有权性质四个角度研究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评价的关系,通过分析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 利益相关者成本增加与相关利润收入之间的关系,得出相关传导机制结论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张桠楠(2018)通过股东、员工、供应商、消费者、环境和社会承担责任六个方面结合回归分析法研究农业上市公司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关系,得出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呈正相关的结论。
陈刚,董笛(2018)通过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股东、员工、供应商、政府四个方面的影响,进而从财务绩效、人力资源绩效、经营绩效三个方面分析企业绩效对企业更好履行社会责任的影响,从而得出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的相关关系,并给出了提升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良性互动的对策。
二、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财务绩效评价体系建立方法
李志凤(2014)通过对深、沪两市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 2012 年线管财务数据的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全面结合企业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和成长能力进行财务指标的选取,最后跟据复合财务指标值来衡量公司的财务绩效。
陈超,周朔(2015)结合目前房地产行业相关财务特点,运用四项财务分析评价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成长能力)选取相关指标,利用沃尔评分法和层次分析法对房地产行业相关指标进行建立评价模型,最后以万科地产为检验对象,对相关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从实证分析中得出两点建议:(1) 应当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进行全面的企业财务绩效评价;(2)由于各个房地产企业对财务绩效评价的角度不同,企业应当结合自身实际经济状况、外界环境、员工等进行适当调整。
王春华,梁辉(2016)通过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选择商业上市公司相关财务指标,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三种统计方法对 企业社会责任和财务绩效的相关性研究,得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态度与财务绩效 评价水平成正相关,从长久来看可以提高企业的绩效评价水平。
姚乔茜(2017)结合现今对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评价的三种关系(正相关、负相关与不相关)进行讨论,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分别按照资本形态、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两个大方面相关财务数据进行构建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并且结合上市公司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评价成正相关关系。
司璐(2018)以我国沪深两市 143 家房地产上市公司2017年年度财务报表为研究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综合评价模型,对各公司综合能力进行排序,进而提出促进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三、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财务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
刘学青(2010)通过从财务绩效评价的方向结合企业社会责任,结合利益相关者相关理念分别从投资者、员工、供应商、消费者、政府、社区和资源环境等 7 个方面构建评价体系,通过评价体系得出企业在生产和经营方面的相关建议。
刘良惠,朱耀(2011)从股东、政府、员工、债权人、社会公益事业和环境等五个方面分析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评价的影响,并且分别从企业经济责任、法律责任、生态与伦理责任、企业其他社会责任四个方面,进行财务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构建以企业社会责任为基础的企业财务评价指标体系。
杨平娥,冯述娜(2012)以种业上市公司为例,首先讲述种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持引导性、科学性与全面性相结合等四中选取原则 ,其次构建财务绩效评价指标程序 ,运用选择方法有分析法、综合法、交叉法、指标属性分组法等多种方法进行指标的初选,再次运用发放问卷以及调查问卷分析等方法对初选指标进行完善,最后得出种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高建慧(2016)在“互联网+”的政策大环境电商行业得以迅速发展,同时也为电商行业财务绩效评价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通过对“互联网+”背景下电商行业财务存在现实问题分析,并且提出相关优化方向,进而在对原有财务绩效评价指标选取的四项基本能力进行调整,由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成长能力四项基本财务评价能力调整为营运能力、偿债能力、财务效益、发展能力、非财务因子五项建立相关财务绩效评价体系,并以慈溪市电商为例对评价体系进行应用,提升企业财务绩效评价准确性、科学性。
宾幕容(2018)结合 当前数字化转型和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出版行业迅猛发展,已经 形成产业规模,以以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中出版业公司为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相关数据选取原则,从中挑选14家公司为例,利用这些年度财务有关数据,从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和经营增长等方面选取相关财务指标,对我国出版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进行评价,并提出优化我国出版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若干建议。
四、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企业绩效评价的影响
刘雅桢,谢瑞峰(2008)将我国企业实际情况与西方学者实证研究相结合,研究我国企业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企业绩效评价,通过建立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分别从财务、社会、企业内部能力、顾客价值四个方面进行建立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分析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从而得出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绩效的需求。
温素彬,方苑(2008)从利益相关者的相关理论入手,结合企业资本来源的不同形式,从货币、人力、生态、社会四个方面对企业与资本相关的利益相关者进行研究,并且构建社会责任的利益相关者模型,以46家上市企业四年的财务数据为基础进行实例研究,并且得出结论。
金花(2017)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高校财务绩效存在相关问题,以对高校财务绩效评价的影响入手,分别从政府、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三个不同角度提出优化高校财务绩效评价的建议。
五、结束语
本文主要结合国内现有文献进行分类汇总,本文主要从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利益相关者的财务绩效评价体系建立方法、利益相关者的财务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企业绩效评价的影响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分别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角度进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和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