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信息显示:今年7月份,全国城镇失业率为5.4%,虽然比上月减少了0.1个百分点,但仍处在高位。其中,25到59岁人口失业率分别为4.3%,16到24岁的人口失业率高达19.9%。
五分之一的城镇青年失业,对于这个数值网友们感到很迷惑!有网友表示,16到24岁正是读书、上学的年纪,怎么会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在失业呢?与他身边所接触到的环境和家庭相比,差异很大。
还有网友认为,我国大学普及率与发达国家相比仍较低,至少有50%左右的年轻人没有机会获得高等教育。当前的经济环境又深受疫情困扰,很多企业不再招人,五分之一的失业率还是有可能的。
还有一些网友互相之间在辩论,对“大学生,到底算不算是职业”进行讨论,想知道我国对失业人口,特别是青年失业人口到底是如何定义和统计的。这个问题,南生给大家简单解读一下。
失业人口,究竟是如何定义的呢?
国际劳工组织对失业人口的定义是:没有工作,在最近四周时间内积极寻找工作。如果有人提供工作岗位,能在较短时间内上岗的人口。数据获取方式是专业人士随机、等距选择住户,抽样调查。
这个概念的核心是“在最近四周时间内积极寻找工作”。调查人员在随机访问时会询问被调查者一些问题,比如:您家有几口人,有没有工作,具体从事什么工作,最近一段时间有没有在找工作。
如果有单位提供岗位,能不能在最近两周内到岗等问题。如果被访问者表示自己的确失业了,但最近一段时间都不在找工作。那这个被访问者,就不会被纳入失业人口范畴。
您认为的失业,在统计学中可能不算入失业。只有当这个被调查者,明确表示自己在最近一段时间内,有找工作的行为,那才会被纳入失业人口范畴。
经济学中的失业概念,突出的是“有意愿且明确表示出来的劳动力人口中,到底有多少人处于闲置状态”。如果一个年轻人没考上大学,但在近期也没出去寻找工作,就不纳入失业人口范畴。
如果一个家庭主妇,在家相夫教子,在近期没有找工作的行动,也不纳入失业人口范畴。统计学中的“失业”定义,与是否在居委会或其他部门进行了失业登记,没有直接关联。
我国对失业人口的定义,更加严格
上文提到,国际劳工组织给失业人口的定义中强调“最近四周时间内,有寻找工作的行为”,保证各国劳动力市场数据可以相互比较。有些国家完全照搬这个定义,但也有一些国家会依据自身的国情“将这个时间延长了”。
我国就是如此,将“最近四周,延长到最近三个月”。与美欧等国相比,我国失业人口的定义更宽泛。最近四周没有找工作,但在最近1个月到3个月之间在找工作的人口,会被纳入失业人口范畴。
上海市徐汇区新闻办公室在其科普文章中就曾指出:一些在欧美国家不纳入失业人口范畴的,在我国却被算入了。因为,我国将找工作的时间范围扩大至“最近三个月”,比发达国家更严格。
失业率,如何计算呢?
据报道,我国每月的入户调查范围通常在12万户左右,采取随机、等距抽样,获得各年龄段的失业人口数值。然后再以全国人口总量、加权调整、抽样误差计算等方式获得失业人口数量。
将各年龄段的失业人口数量 加 各年龄段的就业人口数量,就得到了劳动力人口数量。最后用失业人口数量 除以 劳动力人口数量,就可得出失业率。
点评:失业率的高与低,更多是反映老百姓的就业意愿,并从侧面体现经济的活跃度。特别是在疫情影响深远的当下,大学生就业难,难以找到理想中的就业岗位的矛盾愈发突出。本文由南生整理并撰写,无授权请勿转载、抄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