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问答

利益联结机制(利益联结关键在于破痛点建机制)

贵州省委书记孙志刚指出,要来一场深刻的产业革命。利益联结作为产业革命“八要素”的重要一环,是方法论,也是现实路径,可以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助推传统农民向职业农民转变,助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升级。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地属性,和“望天吃饭”的传统耕作习惯,制约着贵州农业向规模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贵州要切实推进产业革命,需要创新思维、拓宽视野,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在政府的推动下,让农民、合作社、核心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

从当前看,利益联结的关键在于破痛点。

农民有痛点,产业结构调整后种什么?种出来卖给谁?没有传统饲料养殖怎么办?企业有痛点,农村经济要素资源如何集中?产业计划如何实施?政府有痛点,农民如何动员?市场如何对接?

痛点如何破?关岭自治县和水城县的一些做法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启示。

在关岭花江镇,在花椒种植中,形成企业带动负责市场,合作社集中保证规模,农民种植保证质量,政府发挥引导作用,在企业和合作社形成产业的基础上,按照每亩300元的奖补和产业引导资金,发放到农民手上,这种方式,已经让花江镇五个村花椒种植超过两万亩,产品在市场供不应求。而在水城,作为政府的农业产业投资公司,水城春茶叶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市场引领,在杨梅乡姬官营等产茶区,让农民成立合作社,将土地资源集中,劳动力集中,然后和合作社形成深度合作,在土地租赁、种植生产上形成规范运作,在前三年的市场培育期,通过合作社反馈让农民有基本的收益保障,茶园开采后,再返回给农民管理,合作社统一集中后,交给公司面对市场统一运营,去年秋季攻势以来,退种玉米发展茶园近万亩。

图为关岭花江镇政府工作人员、科技人员和村民一同推进花椒种植。薛勇 摄

可见,对于广大农业和农村来说,破痛点要各尽其责,政府引导做好土地流转和产业奖补,合作社做好资源集中统筹农民做好生产,企业找准市场壮大产业。

从系统看,利益联结的关键在于做链条。

农业产业从谋划到成长、成熟,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沉淀。这就要求我们在产业革命和利益联结中进行系统的布局,既要做好产业的链条,更要做好分配的链条,只有合理的分配机制,才能让各方充满活力和动力。

对于基层政府来说,产业升级了,农民富裕了,就是最好的回报;对于企业来说,实现利润和价值最大化,就是最好的收益;对于广大农民来说,不管是租赁土地后成为职业农民或工人,还是入股合作社成为合伙人,获得更大的收入,过上更幸福的生活,就是最强的“获得感”。

完善以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推广股份合作型利益联结体尤为重要,应当引导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通过双向入股方式实现利益联结,鼓励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和普通农户以土地、劳务、资金等入股合作社,合作社集中资源入股企业,解决产业基础的规模化和节约化问题。同时,也支持企业以资金、技术、品牌等入股专业合作社。要紧紧抓住合作社的桥梁联结作用,引导企业主体、合作社和农民完善利润分配机制,推广“保底收益+按股分红”分配方式,明确资本参与利润分配比例上限,维护农民利益。比如贵州茶产业发展过程中,就探索出了四种利益联结模式,即辐射带动型、吸纳就业型、入股分红型和合作发展型。这四种利益联结模式,得到了孙志刚书记的批示肯定:可在全省总结推广,带动更多的茶农致富。

同时,要充分用好扶贫产业基金,其补贴项目应从生产环节向加工、运输、销售环节配套拓展,尤其是在产业拓展上和营销上获得巨大突破,要向带动农民致富人数多的企业给以倾斜,为先进农业经营者和合作社提供融资优惠、利率优惠,延长贷款期限等。

从长远看,利益联结的关键在于完善机制。

产业革命的根本目的,在于建立和发展现代高效农业。要发展现代高效农业,需要在制度设计、机制建立上不断完善,让企业、合作社和农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在产业升级和体系建立中,企业由于有信息优势和市场经验,要防止操纵价格损害农户利益、不顾自然生态和市场规律的现象发生。同时,也要引导农民适应市场诚信和契约精神,增强履约能力。对于基层政府来说,要防止一刀切,避免简单粗暴的工作方式损害农民利益,要通过良性引导和优质服务赢得农民的信任,推动产业升级发展。

在利益联结机制和体制构建过程中,要统筹构建稳定、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更持久、更长远的农业产业升级发展。完善制度环境要建立负面清单制度,使市场经营主体提升参与农业产业水平和质量。同时,完善相关政策和法律,保障农民、合作社和企业在产业升级和发展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和选择权,最终通过法律和制度,维护权益,壮大产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