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问答

风险防范意识是什么(风险防范意识的策略研究)

防范柜面业务操作风险,加强柜面反诈意识是银行风险防控工作的第一道防线。随着当今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银行金融活动的工作量与银行柜面员工的操作风险事件呈正比例增长,反诈与风险防范意识尤为重要。本文对银行柜面反诈与风险防范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旨在面对风险时,银行工作人员能积极采取相应防范策略,避免给银行的声誉和发展等方面造成负面的影响。

一、提高员工的反诈意识

银行柜员的反诈意识是直接影响银行柜面业务的重要因素。在了解银行柜面业务一系列风险之后,管理者必须重视培养员工的反诈意识,对会计人员定期开展反诈教育和防风险意识的培训,并将反诈意识作为银行风险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学习的关键理念,使银行会计及相关工作人员明确银行柜面业务风险防范的重要性,提高全员风险意识。

同时,加大对银行柜面业务反诈宣传活动,用实际案例教育员工,使员工在办理柜面业务过程中遇到疑似诈骗问题时,能够迅速作出反应,及时制止风险问题加剧,真正地达到防风险的目的。

二、重视员工的培训,加强员工的管理

银行柜员的自身业务素质是导致柜面业务出现风险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保证银行会计柜面业务的顺利开展,管理者必须引导员工树立不断学习的观念,加强业务技能培训,使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明确技能操作的重要性,并根据银行业务的实际需求,结合银行会计自身工作特点,制定切实性的培训计划并推广应用新技术,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本着“全员培训”的原则,实施分批次、分层次、多渠道、全面性的员工培训,提高员工培训效能,提升人力资本价值,以促进全体员工业务素质的提高,从而降低柜面业务风险的发生概率。

三、加强内部控制建设,落实风险问责机制

为降低银行柜面业务风险,银行管理人员必须加强对银行柜面业务流程控制管理工作的重视,完善前馈控制、同期控制和反馈控制系统,对不同的业务风险进行识别并采取对应的控制手段,对风险管理实行全程控制。建立合理的考评标准与反馈制度,减少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出现业务懈怠和懒散的问题,银行应结合自身文化特点,制定可行的激励制度和有效的反馈机制,使员工在正向激励制度的激励下,能够按规定积极完成各项工作,并及时反馈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银行要加强对各级管理者的责任感教育,落实岗位责任制,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界定各自承担的责任,具体事项责任到人,对重大风险进行逐级问责,严防风险发生,并及时选拔真正有能力、懂业务的管理者,以保障各项业务顺利开展。

综上所述,当今银行业务的服务形式越来越多,除了传统形式的柜台业务,还有手机银行App、数字货币支付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存在银行会计柜面业务风险隐患,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柜面业务风险不可能完全根除,但可以控制其风险影响在较小的范围内。如何构建长期有效的反诈和风险防范体系是银行业今后面临的重点问题,银行业应从实际行动上推动各项业务合规稳健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