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问答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有哪些)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正是由于均衡机制发生了失灵,所以在区域上的表现就是区域的差异化发展。均衡机制的失灵是因为市场和制度的不完善、抑制要素的流动。随着经济增长的发展,经济一体化发展会使区域差异降低甚至消失。

 

由此可以看出,该理论只是简单地从静态角度出发分析,这样分析的结果就与发展中国家的现实情况有较大的出入,无法得出正确的方法论,因此,非均衡经济增长理论受到了发展中国家决策者和发展经济学家的重视。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针对非均衡经济增长理论,学者们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和分析。一九五七年,缪尔达尔对“二元经济”和“二元空间结构”概念进行定义。他提出:地理上的二元经济是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的重要特征。缪尔达尔等人提出累计循环因果理论,并进一步提出“回流效应”和“扩散效应”的概念。

以上的相关理论是高新区形成的基础,产业集群理论是高新区发展的重要方面,在良好的区域环境和要素集聚的驱动下,高新区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的集聚区,为高新技术的发展提供孵化地,企业提高生产率是可以通过积累生产经验来实现的,而其他企业可以通过相互“学习”的活动来提高自身生产率。高新区成长为区域重要的增长极,输出经济资源和创新活动。

 

孵化器理论与增长极理论相比,孵化器理论能够更详尽的解释高新区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和意义。学者们对于高新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创新”和“集聚”,这也说明了高新区是一种特殊的产业集群,创新和集聚成为高新区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特征和条件。经济地理学家保罗·克鲁格曼提出了在规模效应影响下的产业集聚现象是可以产生路径依赖的.

同时,也能够实现持续不断的自我发展,并且还会随着这种不断的发展和提升向外进行扩张。高新区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集聚地,高新区内的经济活动引领产业集聚的形成,在规模效应的影响下,创新活动引起相互关联的企业形成了产业集聚,随着整个产业规模的扩张,带来了产业集聚,降低产业集聚内部的交易成本。

 

企业将创新成果运用到生产实践中,整体提高园区内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利润,并通过对周边产业的带动作用和辐射作用,优化区域经济结构,由此推动园区经济增长。我们知道,创新可以为一个企业或一个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这是由于创新活动为企业提供了产出的扩大和规模的扩张,为企业的经济利润带来正向影响。

随着创新活动在空间范围上的持续扩散和扩大,其影响是可以提高高新区整体的产出水平和创新能力。为了能够持续获得竞争优势,创新企业的创新行为会持续进行。基于高新区的规模效应,企业的产业集聚又有利于资源共享、加强企业间的合作,产业竞争力正是由于知识的传播和扩散、技术转移、产业集聚创新而逐步形成和发展。

产业集聚不仅是企业创新活动的成果,更是创新企业下一期进行创新的基础条件,为下一期的创新提供基础和动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一轮又一轮的创新活动,在高新区内的动态演化过程中带来持续的生产规模的增加。高新区的经济在创新的推动下进行持续发展。

 

高新区内部的产业集聚可以为创新提供很强的拉动作用,加强产业上下游的机构、企业进行创新活动,从而提高创新收益和区域的经济产出。二〇一九年,广东23个高新区工业总产值达41844.32亿元,比二〇一八年增长了14.79%。经济质量明显提高,加快了广东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高新区的建设,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效率的提高具有显著的影响。

高新区的发展也可以为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动力。高新区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点,是一个地区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是区域与城市经济重要增长极。创新是高新区发展的第一要务,也是新时期研究的核心内容。创新是研究高新区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问题关键。

 

高新区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增长极发挥其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高新区的经济增长是以创新活动为核心,在内外驱动的影响下形成的综合效果。技术进步是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核心内容,也是经济长期稳定的重要因素,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高新区的创新活动使生产要素、技术条件和生产方式形成新的组合.

建立新的生产函数,在内外驱动、要素集聚的影响下,共同作用促进经济方式的转变,从而有利于高新区内经济效率的提升。随着创新活动的进一步推动,高新区的创新能力越来越强,创新产出水平也逐步提高,创新形成的产业集聚、主导产业规模日益扩大,逐渐形成高新区的经济增长点。随着创新活动的深入发展,高新区的创新水平逐步提升,并形成“增长极”。

 

高新区内集聚大量的财富和资源、先进的科学技术、新的市场等,这些优势有利于园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实力,为高新区的发展提供良性循环保障。但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在高新区逐步发展的过程中也会对周边城市的企业和产业带来不良影响,高新区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吸引到园区内,会导致社会资源等的争夺现象,使周边企业、产业出现发展危机。

经过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增长极的辐射带动作用会在发展过程中体现出来,来弥补上述的不足。高新区的“增长极”作用,会对区域经济增长带来辐射带动作用,这也是美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经济发展实现快速提升的重要环节。

 

高新区是经济增长点和技术制高点的重要表现形式,它会对周边区域产生辐射带动作用。因为随着高新区的发展,高新区内的组织和作用程度不断加强,在涓滴效应的影响下,高新区发挥作用,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〇一九年,广东省省级以上高新区共有23个,其中国家级高新区数量在全国排名第2。高新区内企业个数超2万个,国家级高新区总收入高达:50840.9亿元,创造了4261.1亿元的净利润,工业总产值达38221.54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5.15%,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20%以上。广东省级以上高新区总收入占全省GDP的50%以上,工业总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26.54%。

 

由此可见,广东国家高新区总收入是省级高新区的13倍多,创造的净利润是省级高新区的26倍,工业总产值是省级高新区的11倍;国家高新区的各经济指标占全省比重的程度是显而易见的。因此,研究广东国家高新区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影响也是十分重要的。广东高新区为区域经济增长已显示出其重要的推动作用,是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重要的增长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