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问答

经济结构一般包括哪些(准确把握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内涵)

在互联网金融和利率市场化的趋势下,传统银行业面临重大的挑战。中国银行业未来向何处发展,中国的银行家需要有怎样新的观念,中国的经济、金融存在怎样的问题又有怎样的发展趋势?作者朱小黄博士投身银行业30余年,经过长期的观察与思考,在书中勾勒了一个中国过去与当下经济金融现状缩影,同时也为亟待进行的中国经济金融改革提供了一种思路和路径。

《价值银行》 朱小黄 著 中信出版集团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结构调整的实现路径》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结构调整是中国经济面临的战略性任务,其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更为凸显。如何认识当前中国经济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科学谋划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结构调整的合理路径是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本文写于2010年6月)

(文章篇幅较长,故分为《准确把握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内涵》《当前值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转变发展方式与调整结构的可行路径》三部分)

 

准确把握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内涵

讨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首先必须准确理解"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内涵。目前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需要加以厘清。

经济发展不能简单等同于经济增长。很多人对此不加区分,实际上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经济增长侧重于经济总量的增加(国内生产总值是其中重要的衡量指标),而经济发展则强调整体经济的数量与质量、总量与结构、物质财富与社会民生福祉的提升。因此,经济增长只是经济发展一个方面的内容,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手段。经济增长本身不是目的。如果将"发展是硬道理"简单理解为"增长是硬道理",甚至庸俗化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是硬道理",一味追求经济指标的增长,不顾及环境、资源、公平、安全等经济伦理和社会公义的平稳中正,那就不是有效、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拉美化"发展模式就是前车之鉴。

经济结构不能片面理解为供给结构。经济结构包括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但是很多人在使用"经济结构"一词时往往将其片面理解为供给结构,主要关注产品结构、行业结构等,这明显有失偏颇局限于供给的层面来研究经济结构问题,很难得出准确、完整的结论。实际上,一定时期的需求结构决定供给结构,消费结构决定生产结构,需求结构的升级是经济结构变迁的内生动力。很多矛盾表面上看是供给结构的问题,但根源却出在需求结构上。因此,调整经济结构应同时从需求与供给两个方面着手,否则,容易出现"按下葫芦又起瓢"的现象,表面上看解决了供给结构的矛盾,但却造成了新的需求和供给失衡。目前中国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是服务业供应不足。服务业务的缺陷,限制了人们通过寻求服务来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实现路径。

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的经济结构。经济结构不能脱离特定的经济发展历史阶段,更不能堰苗助长。中国之大,南北东西纵横数千公里,地理、文化、历史以及现代经济发轫早晚,实际国情差异巨大,农耕村落、小型城镇、中小城市、大型城市、国际化都市并存,整体消费状态、实际需求内容跨越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呈现出复杂多样的梯次结构特点。很多在大城市已经"落伍"的生产生活用品,在中小城市还大有用场,在城镇和农村则可能是萌芽初现。网络等高科技产品在城市市场普及,而对农村来说,信息获取渠道主要还是广播、电话等有线网络;中高档轿车在大中城市需求旺盛,但在县域和农村市场还是以经济型车辆、运输车辆乃至拖拉机等为主。可以说,在当前中国国情下,某一行业、某一类产品颠覆性淘汰的现象其实极其罕见,主要还是成本竞争驱动下的产品更新换代和产业梯次升级。因此,反映到经济结构上,必须要认识到这个国情,选择最合适的结构和最合理的调整路径。转变发展方式是一个社会模式问题,而不是个体(企业)行为,但调整结构却是由个体行为集合而成的结果。

经济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范畴。在当前的历史背景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是同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这件事就是如何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我们讨论问题的逻辑起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