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到2022的这三年里,ETF可以说是大爆发,从5773亿元增长到16201亿元。
去年虽然市场惨淡,但大家对于ETF似乎是越跌越买,这一年ETF依然取得了2000亿的增长,其中股票ETF暴增1894.02亿元。
风起云涌中,ETF格局也是有一番洗牌。
单从股票ETF规模看,华夏基金攀升到2000多亿,成为独一档的存在;还有南方基金迈入千亿俱乐部;汇添富基金杀入ETF前十。。。
那么,各家ETF有什么特点,为什么格外受到大家青睐呢?今天就来给大家一一盘点下。
2000亿巨头华夏:大而全
作为老牌玩家,华夏基金在ETF领域的特点是综合实力突出,品种齐全。
规模5亿以上的ETF如下。
主流的宽基基本都有覆盖,其中规模最大的是上证50和科创50,两只宽基ETF的规模加起来就达到了1000多亿的规模。
同时,细分主题ETF方面的布局也是很齐全。从券商、银行,到芯片、新能源、人工智能等。
今年最火热的中字头也有覆盖——华夏中证央企ETF(512950)。
对流动性要求高,或者找不到想要的主题产品的,可以先在华夏这检索一番。
易方达:价格屠夫
规模排名第二的易方达堪称业界卷王。
通常来说,ETF的管理费率会设在0.5%/年,偶尔有几只0.15%的。
而易方达的产品,几乎有一半的是0.15%的费率。其中既有上证50、沪深300这样的宽基ETF,也有生物科技、红利ETF等主题产品。
大部分朋友买ETF可能都是做中短线用,对费率不是那么在意。
但如果有一部分产品是留做长期底仓,易方达的这些低费率产品就很有优势了。在流动性和跟踪误差差不多的前提下,可以作为优选。
投资赚钱不易,能省则省。
华泰柏瑞:从ETF到增强ETF
2012年5月4日,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成立,首发募集超300亿份,刷新了2006年12月13日以来的基金首发纪录。
时至今日,该ETF的规模已经达到了近800亿。此外,华泰柏瑞的红利ETF和光伏ETF也都超过百亿。
不过,对华泰柏瑞的真正期待是在增强ETF上。
华泰柏瑞之前的场外指数增强产品一直不错,而现在500指增ETF上市以来,也取得了约5%的超额收益。
这就很舒服了。
一直以来,ETF的优势都是费率低,交易便捷,产品本身的超额上则是劣势。而增强ETF的横空出世让我们有了鱼和熊掌兼得的可能。
南方基金:最大的中证500ETF
沪深300ETF看华泰柏瑞,中证500ETF则要看南方基金。2013年成立的产品,如今规模超过600亿。
ETF也是有跟踪误差的,差的ETF,因为误差的出现跑输指数,好的产品,则是能在日积月累中积攒出可观的“超额”收益。
在增强ETF上,南方基金也是早早发力,不过旗下500增强ETF规模却迟迟未能起来。
突破5亿的,反倒是南方上证科创板50增强策略ETF(588370)。
相比其他三位千亿俱乐部的,南方在两只最大的宽基ETF下,更多的是证券ETF、房地产ETF这些周期性行业。且看科创增强ETF,能否打开新一片空间。
国泰基金:逆行者
国泰比较特别,他最大的ETF不是宽基ETF,而是证券ETF,规模接近300亿。
更有意思的是发行时点——2016.7.26,经历了2015年的股灾、2016年的熔断之后。
国泰喜欢逆势发行ETF,这并不是个例。
比如2020年,当时核心资产格外火热,结果国泰基金避开核心资产,反而跑去发行了冷门的煤炭、钢铁ETF。
如果开局就买入国泰中证煤炭ETF(515220)持有至今,着实爽翻。。。
此外,国泰基金还有在猪周期下行趋势中逆势发行了畜牧养殖ETF等案例。
经常见到,一个主题火了,相应的ETF来了。而敢于逆势发行的,确实是看重口碑,为投资者着想。
此外,国泰的两只增强ETF也突破了10亿规模,不过成立时间较早的300增强ETF的增强效果不是太好。
国泰在主题ETF上做的很有匠心,下面看看增强产品上是否能有更多提升。
华宝基金:很有特色的医疗ETF
华宝的券商ETF的规模仅次于国泰的那只。
另外就是医疗ETF比较有特色,主要在医疗服务和医疗器械领域,受集采影响小,同时医疗服务也是格外受益于疫情后经济复苏的领域之一。
广发基金:“中字头”ETF领衔
广发基金的宽基ETF没有特别大,但是主题ETF花样繁多。
比较抓眼的,是两个中字头含量很高的ETF。
一个是超70亿的广发中证基建工程ETF(516970):
另一个是广发中证央企创新驱动ETF(515600):
嘉实基金:科技色彩浓厚
嘉实基金规模最大的ETF分别是沪深300ETF和中证500ETF,其他规模超5亿的ETF中,多是科技类ETF。
要特别提下的是创业板增强ETF(159675),产品刚刚获得了上海证券交易所的“2022年度ETF产品创新奖”。
天弘基金:增强型ETF开始发力
天弘在近两年发力ETF,布局比较均衡。其中信创赛道的计算机ETF(159998)最近杀疯了,年内涨幅超20%,近半年涨幅超30%以上。
更令人侧目的是,天弘中证1000增强策略ETF(159685)在今年3月15日成立。
天弘的场外指增产品一直做得很强,天弘中证1000指增,一年多点的时间干了15%的超额。
天弘中证500指增,2019至今超额达到35%,战绩辉煌。
指增ETF现在参差不齐,有的ETF减弱效果倒不少,很需要这样的“硬手”入场。
汇添富基金:做“聪明”的ETF
汇添富的标签是“选股专家”,即使到了指数和ETF领域,他们也希望能在产品上体现主动能力。
宽基指数上,汇添富把重心放在“茅指数”和“宁组合”兼备的 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指数上。
在MSCI公司推出的同时,汇添富就已推出追踪该指数的MSCI中国A50ETF(场内代码:560050),是第一批吃螃蟹的。
行业方面,汇添富别出心裁,2018年推出首只定制指数产品——汇添富中证新能源车产业指数LOF。
跟踪该指数的基金目前取得了108.48%的涨幅,同期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930997)涨幅只有63.64%。
目前跟踪该指数的场内产品有,汇添富中证新能源汽车ETF(516390)。
天弘和汇添富在指数产品上都有不错的超额能力。前者擅长做指数增强,汇添富则擅长选择或设计“聪明指数”。
总的来说,十家ETF公司各有特点,有的是产品齐全,有的是费率优势突出,有的是擅长在ETF上做超额,有的是有压箱底的宽基ETF或者行业ETF。
这些公司的ETF规模在过去两年爆发,也是大家越来越认识到,相比个股,ETF或许有更高的赚钱概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