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问答

存量资产运营模式(存量资产的商业架构和盈利模式)

存量资产要求房地产基金投资趋向主动管理,且投资标的开始出现多元业态。

根据不同投资阶段、不同LP回报率要求,设立不同主题基金匹配物业开发、开业前期、稳定运营的各个阶段。

开发基金投资拿地、建设期的项目;孵化/收入基金投资运营三年后(运营稳定)收益率达到一定水平的项目;持有基金/公募REITs投资于运营成熟、有稳定回报的项目。这样,基本覆盖了商业物业的整体价值周期。

设立管理平台公司进行全面统筹的基金管理,收取基金管理费作为回报。对于符合投资标准的项目,应视投资机会和自身资金情况,用自有资金进行投资。既是管理人,又是GP。

旗下需要有物业运营平台,负责商业物业的筹建、开业、运营,并向各个项目公司收取资产管理费。

这样,全面而多样化的盈利模式就建立起来了:

● 地产投资回报

● 基金管理费

● 项目资产管理费

基金和REITs的参与解决了持有型物业资金投入大、回收慢的难题,也是专业机构能够整体长期持有物业资产,持续提升资产价值,并最终获得增值回报的前提。

持有基金/REITs获得持续且递增的分红的方式主要包括内生增长、创新资产增值、高增值资产收购:

●内生增长主要是指租金按一定的方式逐年增长的协议,使资产组合能够持续生产稳健且递增的分红。

●创新资产增值是指持有基金/REITs对现有物业进行改造翻新,通过重新配置业态组合扩大可租赁面积来实现提高原有物业的租金收入以及NPI。

●高增值资产收购指的是持有基金/REITs通过收购优质物业注入资产组合,实现资产组合的增值。

优秀的管理公司甚至可以IPO成为公众公司(如上海瑞威2018年11月于港交所IPO),拥有更好的商誉与品牌,更好把握不动产投资基金管理市场的增长机会,通过协同经营多元化组合资产,提升盈利能力。

运营平台是轻资产公司,不拥有投资性物业,收入来自于管理的各个项目公司支付的管理费,管理费计算标准按照年收入和NPI(息税前利润)的一定百分比支付,另外额外收取共享IT、共享财务、共享HR以及租赁佣金、开业资产规划费用等,每个项目公司支付给运营平台M的年总费用在几百万至上千万之间。运营平台公司成立的初衷,就是在物业达到一定数量时,将能够共享的职能、业务部门集中起来,达到效率最大、成本费用最低的规模效应。

作者简介

杨斌,大举投资创始人,西罡资本创始人,历任新加坡主板上市公司DASIN RETAIL TRUST首席执行官,复星集团能源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

海外工作生活数年,熟悉存量地产基金、REITs、不动产证券化商业地产、金融、传媒、能源等领域的产业并购及股权投资,在海内外领导多起IPO、并购和股权投资。尤其,曾领导国内商业地产通过红筹架构,成功于2017年在新加坡主板上市了商业地产信托基金,并担任首席执行官。目前,在上海专注存量地产更新改造基金、不动产证券化、资产管理,以及海外REITs 上市投行业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