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问答

定增以后股票走势分析(如何发现股票价值)

定向增发之前,为了顺利完成增发,大股东要做几件事情:1、找个圈钱的借口;2、忽悠一班人参与定增;3、跟他们谈妥价格,并且私下给予“稳赚不赔”的承诺。而在个过程中,定增价格是核心问题,出于自己利益最大化原则,大股东会把定增价格定在对自己有利的位置。而大股东心目中的定增价格跟当前股价的差额,其实就是套利的空间。(小常识:按规定,上市公司定增价不能低于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均价的90%。所谓基准日有3个,分别是董事会决议公告日,股东大会决议公告日或发行期首日,而这3个里面上市公司最好控制的是董事会决议公告日,因此公司一般都会在股价达到预定目标后突然停牌召开董事会,从而达到控制定增价目的。)

情况一:假如大股东打算积极认购,那么大股东当然是希望认购价格越低越好。因此大股东往往会先把股价砸下去,再突然停牌宣布定增,例如众和股份(002070)。

情况二:假如大股东并不打算认购,那么大股东当然希望定增价格越高越好。遇到这种情况,股价往往会在定增方案公布前就大涨。这种案例实在太多了,大家随便就能出例子,这些高位定增的公司都几乎有个共同特征:大股东没有积极参与认购。

情况三:在定向增发之前,大股东曾经疯狂减持,持股数量已经低到不能再低(再低就会失去控制权)。此时打算推出定增的话,大股东通常会积极认购。这种大股东其实很擅长玩资本运作游戏,他在玩高抛低吸,高位减持低位买回,最后持股比例没减少,但凭空从二级市场赚了几个亿。例如华丽家族,一系列的资本运作让人眼花缭乱。

11年6月宣布进军乙肝疫苗,事后来看,股价当时处于历史高位。

11年7月大股东解禁,马上开始减持,聪明人一眼就看出进军乙肝疫苗完全是为了配合大股东减持而设计的。

13年1月,大股东终于减持完毕,持股比例从40%骤降到5%左右(真TM狠);但紧接着高管开始减持。

13年11月底,推出定增方案,定增价4.17元。随后高管不再减持,公司董事长也开始在二级市场增持,一切都是为了能让定增方案顺利实施而保驾护航。

虽然到目前为止,大股东都没宣布最终是哪些人参与了定增,大股东认购多少。但是由于大股东持股比例已经低于控股线,因此在董事长开始增持时,就已认定大股东会积极参与认购,因此从4元就一直持有该股。

需说明的是,大股东为了稳住投资者,会象征性地认购一丁点,这并不能说明大股东积极参与认购。所谓积极认购,认购数量至少要15%以上,越多越好。最极端的例子是大股东全额认购,其认购价格必然就是该股长期的价格底部。例如雏鹰农业,2013年6月27日推出定增,大股东全额认购,耗资8.2亿,股价在震荡了半年后竟然短期内跌破当时的增发价,此时就是千载难逢的抄底良机。2014年9月24日,雏鹰农业因重大事项停牌。

此外大股东认购的方式也很关键,以现金认购最佳,假如以股权或资产做对价,则大打折扣,因为资产价格都是含有水分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