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问答

创新与创业的关系(对创新创业的认识和理解)

创新是一场没有终点的寂寞长跑,重拾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进取精神,激荡敢为天下先的昂扬意气,我们方能不断开拓创新的境界,丰满民族的创新魂魄。

 

从1988年,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战略性的论断;到1995年,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再到李克强总理于2014年9月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改革开放已历经四十载激荡风云,中国的创新创业之路也从未曾停歇,我国也因此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一方面,我国传统依靠物质资源的高投入、高消耗和廉价劳动力发展起来的粗放、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模式,越来越受到能源、环境等的约束而难以为继;另一方面,建立在高积累、低消费基础上的投资驱动发展模式不可持续,以及产业链低端环节形成生产的过剩。此外,长期以来的一些“卡脖子”问题仍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创新和创业相连一体、共生共存。近年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兴起,催生了数量众多的市场新生力量,促进了观念更新、制度创新和生产经营管理方式的深刻变革,有效提高了创新效率、缩短了创新路径,已成为稳定和扩大就业的重要支撑、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正在成为中国经济行稳致远的活力之源。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道路上,我们仍然需要持续发力、精准施策助推创新创业。

首先,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其次,坚持“融合、协同、共享”,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此外,还要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着力推动“放管服”改革,构建包容创新的审慎监管机制,有效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最后,进一步提升创新创业的科技内涵,着力激发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等的创造潜能,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有效促进创新型创业蓬勃发展。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已吹响,时代呼唤创新,发展需要创新,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年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