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问答

经营性利润怎么算(如何分配经营利润以降低税负)

案例背景:
甲、乙、丙三人共同出资成立一家A有限责任公司(简称A公司)从事咨询业务,三人
持股比例相同,2021年A公司实现税前利润120万元,A公司的法定公积金已经累
积到可以不再提取的程度。经公司股东会决议,公司税后利润将全部分给股东,那么
应如何分配经营利润以降低税负:

 

 

案例分析:
应纳企业所得税=120X25%=30(万元)
税后利润=120-30=90(万元)
股东按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缴个人所得税=90X20%=18(万元)
股东税后收益合计=120-30-18=72(万元)
税后利益占税前利润的比例=72÷120X100%=60%
股东到手收益占税前利润的比例较低

 

 

筹划方案:
以工资的形式发放股利:
120万元分12个月发放,每月多发放工资10万元
全年共增加工资支出=10X12=120(万元)
企业税前利润=120-120=0
应纳企业所得税为0
假设三位股东不存在其他项目的综合所得,每人收到的工资为40万元
工资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合计=(400000X25%-31920)X3=20.42(万元)
股东税后收益合计=120-20.42=99.58(万元)
税后利润增加27.58万元
案例总结:
股东要想拿到分红,前提是企业有税后利润,而分红装进股东的口袋前需要承担20%
的个人所得税。对于股东而言,拿到分红的税收代价太大。如果通过工资发放的形式
取得分红,就可以实现降低税负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工资一定要满足相关法规的
要求,否则将面临被税务稽查的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