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问答

可变现净值的公式是什么?(存货期末计量和存货跌价准备)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存货成本>可变现净值时: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让我们通过一道题来具体看一下。

单选题

2×16年12月31日甲公司持有乙原材料200吨,单位成本为20万元/吨。每吨乙原材料可加工生产丙产成品一件,该丙产成品售价为21.2万元/件,将乙原材料加工至丙产成品过程中发生加工费等相关费用共计2.6万元/件;当日,乙原材料的市场价格为19.3万元/吨。甲公司2×16年财务报表批准报出前几日,乙原材料及丙产成品的市场价格开始上涨,其中乙原材料价格为19.6万元/吨,丙产成品的价格为21.7万元/件,甲公司在2×16年以前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2×16年12月31日就持有的乙原材料应当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是( )

A. 80万元

B. 280万元

C. 140万元

D. 180万元

(拉至文末看答案解析)

知识点讲解

知识点1 可变现净值

直观地用公式表达的话:

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存货的估计售价 - (至完工成产成品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 - 估计的销售费用 - 估计的相关税费

情况A.

对于产成品、商品及其他直接可以出售的存货,其可变现净值直接用估计售价减去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就可以得到。

情况B.

对于需要经过加工、形成产成品才能正常对外销售的材料类存货,则应该使用产成品的估计售价而不是存货的估计售价,且需要再减去材料到产成品这一步还要额外花费的加工成本。

打个比方,

如果存货是这辆车(产成品),则其可变现净值为50-3=47万。

而如果存货是一个发动机,需要进过加工组装才能成为整车,则发动机的可变现净值为50-3-20 = 27万。

知识点2 存货跌价准备计提

  • 存货可以直接出售:

如果存货可变现净值>存货成本,则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 存货需要加工成产品才能出售:

① 计算生产出产品所需要的总成本。

② 计算产品的可变现净值(适用情况A)。

③ 通过比较①和②,判断产品是否发生减值。

④ 如果没有,存货按成本计量。

⑤ 如果产品发生减值,则存货按可变现净值计量(适用情况B)。

结合以上两个知识点,文章开头这道题的答案自然就很容易解决了 ↓

单选题答案

1、先计算产品的成本和可变现净值

丙产品成本=乙原材料成本+加工至丙产成品过程中发生加工费等相关费用=200*20+2.6*200=4520万元

丙产品的可变现净值=丙产品的估计售价=21.2*200=4240万元

丙产品发生减值280万元

2、由于丙产品发生减值了,所以必须进一步计算乙原材料的成本和可变现净值,计提乙原材料的存货跌价准备。

乙原材料成本=200*20=4000万元

乙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丙产成品估计售价(值得注意的是:这儿需用丙产品的估计售价)-加工至丙产成品过程中发生加工费等相关费用=(21.2-2.6)*200=3720万元

乙原材料计提存货跌价准备=4000-3720=280万元

选项【B】正确。

来自税小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