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问答

多伦股份的深度解析(多伦股份大股东称为转型铺路)

从四月下旬开始,多伦股份(600696,收盘价6.50元)成为了控股股东多伦投资(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多伦投资)连续抛售的对象,持股比从11.75%骤降至5.87%。对于减持理由,多伦投资声称“以便公司将来开展金融业务”。但是考虑到多伦投资以及公司实际控制人此前的种种行为,公司是否真的能够成为“金融新贵”,确实要打上一个问号。

持股比降至不足6%

多伦股份今日公告称,公司于5月15日接到大股东多伦投资通知,其在5月13日通过上证所交易系统累计减持所持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10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94%。

而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就在不久之前多伦股份才刚刚遭遇了控股股东的大额减持。4月29日,多伦股份也曾发布公告称,4月24日多伦投资同样减持公司10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94%。

也就是说,从4月下旬以来,多伦投资已经累计减持了上市公司2000万股,约占总股本的5.88%。而在两次减持前,多伦投资累计持股为4000万股,多伦投资在20天内减持了一半股份,直接导致其持股仅仅占到上市公司总股本的5.87%。

毫无疑问,作为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5.87%的持股比例是非常之低的。不过多伦股份的特殊之处在于股东持股非常分散。一季报显示,第二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也不足总股本的1%,让多伦投资的控股地位暂时无忧。

减持理由引猜想

面对多伦股份的突然抛售,不少投资者都感觉非常疑惑,甚至是担忧。而在今日公告中,多伦投资也给出了自己的理由。其在公告中表示,减持是为了减少外资股东方香港多伦持股比例,方便公司转成内资公司,以便公司将来开展金融业务。同时多伦投资未来12个月内,不排除有增持多伦股份的可能。

公开资料显示,多伦股份目前业绩主要还是依赖于房地产业务,但是业绩并不理想,开展金融业务无疑是一个好的选择。然而需要指出的是,目前相关方并未透露具体的计划,而无论是作为控股股东的多伦投资,还是身为实际控制人的鲜言,此前的各种行为都令人感到隐隐的担忧。

就在去年10月,上证所的公开谴责,令整个资本市场对多伦股份等相关方“另眼相看”。面对上证所发出的《问询函》以及《限期改正的决定》,多伦股份和实控人鲜言不仅没有未按相关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书面答复并履行相应的信息披露义务,多伦投资也拒绝配合上证所的监管工作。最终,上证所决定对多伦股份、多伦投资以及鲜言予以公开谴责。

而就在不久之前的4月30日,多伦股份才公告一则被“追债”公告,因鲜言违反法律法规,上海证监局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决定对其罚款,因其至今未缴纳罚款,限其收到通知书10日内缴清罚款,逾期上海证监局将依照《行政强制法》的规定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换句话说,多伦股份及其控股股东以及背后的实控人的表现都颇为另类。甚至可以说给投资者们留下来不小的负面印象,这无疑让公告表态的可信度大打折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