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问答

恒生指数是什么?(恒生指数近三月来的状况)

主要内容

一、最低生活保障(收入补充性救助制度)。包括:城市低保和农村低保。

 

二、特困人员供养(城市的三无人员和农村的五保户)

1.对象: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2.主要内容:提供基本生活条件、生活不能自理地给予照料、疾病治疗、办理丧葬。

 

三、受灾人员救助。

  1. 救助内容:为救助人员提供生活必需品、临时住所、医疗防疫、资金、物资救助等。
  2. 特点:突发性和应急性等。

 

四、医疗救助。

形式: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困难家庭医疗费用补助。

 

五、教育救助。

  1. 对象:义务教育阶段就学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特困供养人员;高中教育(含中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阶段就学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特困供养人员;不能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残疾儿童。
  2. 主要内容:减免相关费用;发放助学金;给予生活补助;安排勤工俭学;给贫困学生发放学习用品、校服、提供免费午餐等。

 

六、住房救助。

形式:配租公共租赁住房、发放住房租赁补贴、农村危房改造。

 

七、就业救助

  1. 对象;针对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有劳动能力且处于失业状态的人。
  2. 形式:贷款贴息、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培训补贴、费用减免、公益岗位安置。

 

八、临时救助(应急性、过渡性救助)

  1. 对象: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 陷入困境,其他社会救助未覆盖到或救助后基本生活仍有困难的家庭和个人。
  2. 救助方式:发放救助金、发放实物、提供转介服务。
  3. 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属于临时救助范畴。

 

救助原则

  1. 救急难:在服务对象的生命和生活处于危急时刻,社会救助要在第一时间给予最直接、最有效的物质帮助,以保全生命、保障基本生活。
  2. 兜底线:在其他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后依旧不能维持公民基本生活时,社会救助会给予最后的帮助。
  3. 保基本:社会救助给予的是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4. 促发展:社会救助要激发救助对象的内在动力,链接资源、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希望阅者关注转发,有不尽之处,在评论区留言,共同探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