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问答

最安全的理财产品有哪些(理财险要怎么买?)

本系列共9篇文章:

1.《为什么现在有很多人喜欢买保险?》

2.《买保险前必懂的保险专业术语》

3.《意外险要怎么买?》

4.《医疗险要怎么买?》

5.《重疾险要怎么买?》

6.《寿险要怎么买?》

7.《理财险要怎么买?》

8.《财产险要怎么买?》

9.《责任险要怎么买?》

 

本文为第七篇《理财险要怎么买?》

 

讲完了意外险医疗险重疾险寿险这些保障类的保险,我们再来看一看理财类的保险(有时候我们也把它叫作储蓄险)。

理财险就是带有理财收益性质的保险产品,主要包括年金险增额终身寿险万能险分红险投资连结保险

 

这些理财类的保险,毕竟名字里还是带“保险”两个字的,所以它们基本上都多少还是带着一些保险责任的。但是它的经济实质,更多的还是一种偏向于储蓄和投资的工具。

如果你已经把意外险医疗险重疾险寿险都配置齐全了,那可以说对你这个“”的保障已经比较全面了,那这个时候你可以考虑要不要为你的“”也提供一些保障呢?

老子说: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烈火烹油的好日子是很难持久的,纵使一辈子无灾无难,但年老之后,大部分人的赚钱能力都会下降,所以我们在做家庭财务规划的时候,在时间维度要以“一生”为单位来规划。

理财险本身是一种储蓄和投资的手段,同时也能应对因赚钱能力下降带来的现金流波动的风险以及人性风险。另外,理财险也是一种在代际间进行财富传承(也就是长辈把钱留给晚辈)的好工具。

财富传承有很多工具可以选择,比如法定继承、遗嘱继承、赠与、信托、保险等。与其他工具相比,保险的优势在于,如果投保的时候,指定了受益人,那么这笔财富的传承就是非常确定的,将来肯定不会有争家产的情况出现。这种确定性甚至比遗嘱继承更可靠,因为通过遗嘱来进行财富传承,还可能会出现遗嘱遗失或者有多份遗嘱、真假遗嘱的情况,从而引发继承纠纷。

另外,通过保险来进行财富传承,还能起到保护隐私的作用。

如果是通过法定继承来分配遗产,那每个法定继承人平分了遗产,同时也很清楚其他人继承了多少钱,互相之间没有丝毫隐私可言。

如果是通过遗嘱继承来分配遗产,那其他人都会知道遗嘱继承人独占或者多分了遗产,从而对被继承人和遗嘱继承人心生怨恨,甚至反目成仇也是很有可能的。

而如果是通过保险来进行财富传承的话,投保的时候,受益人写的是谁,那这个人只管直接从保险公司领钱就可以了,其他人也根本不会知道,隐私得到了很好地保护。

对于理财险能应对现金流波动的风险,大家应该还是比较容易理解。一般来说,年富力强的中青年赚钱比较多,不再工作的老人赚钱比较少;市场行情好的时候赚钱比较多,行情萧条的时候赚钱比较少。为了避免将来赚钱少的时候也能不愁钱花,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就多做一些储蓄。

而理财险就是一种储蓄和投资的好工具,虽然它总的来说,收益不高,流动性也不怎么样,但是它的安全性真的非常高。除了投资连结保险,其他理财险的安全性都是非常有保障的,只要你正常持有,起码本金是不会遭受损失的。(保险业作为金融市场的支柱之一,我国对它的监管其实非常严格,甚至可以稍微夸张点说,除非改朝换代,不然我们老百姓手里的这点保单肯定是安全的。甚至即便改朝换代,我们的这些保单也很有可能是安全的。不管怎么说,至少在我们新中国还没有出现因为保险公司经营不善或者其他原因,导致老百姓的保单利益最终无法兑现的案例。当然,关于保险安全性的这个话题,这里就不展开了,我们暂且记住这个结论就好了)

至于利用理财险来应对人性风险,大家可能会感觉比较陌生。

那我们可以先来看这么几个场景:

现在有两个来自普通家庭,同样年龄的老太太,她们的家庭条件、子孙数量、孝顺程序等等条件完全一样。

唯一的区别就是她们年轻的时候资产配置的结构不同,其中一个老太买了养老年金险。现在两个老太退休了,两人都只有社保基金每月发的三千多养老金。

只是买了养老年金险的老太,现在每月除了社保基金发的三千多养老金以外,还有保险公司额外发的几万元养老金。

那么,现在你觉得这两个老太谁的晚年生活会更幸福?谁更不容易被儿孙嫌弃推诿?谁更不容易被儿孙轻易就放弃治疗?

这里我们已经假定了她们儿孙的孝顺程度一样,但是由于人性中趋利避害这种最基本的特性,导致儿孙们天然地更愿意好好照顾更有资源的长辈,因为在他们的意识里或者潜意识里,自然会知道与富有的长辈亲近对自己是有利的。

而且,当儿孙们知道长辈的这种资源(养老金)是与其寿命相关联的时候,他们一定会更加悉心地照顾长辈,而且一定会真心地希望长辈越长寿越好。

而与此同时,很多养老金微薄,而又年老失能,长期需要后辈尽心照顾的老人,经常会被儿孙们互相推诿,百般嫌弃。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这绝不是一句虚言,而是真正的经验之谈,其不过是人性使然而已。
人类的生存资源是有限的,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已经让人类本能地就更倾向于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能带来价值的后辈身上,而不是投入到不再能产生价值的长辈身上。

不过我们也不必为此而感到失望,这只不过是人类在长期而残酷的生存竞争中所发展出来的一种生存策略而已。

我们与其对抗人性,不如顺应人性,如果你想获得高质量的老年生活,那么通过养老年金险来获得与生命等长的现金流就是非常重要的。

而且这种与生命等长的现金流还具有人身专属性,完全不用担心会被别人骗走、抢走,也不用担心被败家儿孙或者老伴挥霍或者转移。

接着,我们可以再看另一个场景:

小帅家庭条件比较好,在大城市里有好几套房产,他的女朋友小美来自小县城,家庭条件比较普通。(目前的婚恋现实情况,还是男富女贫的情况相对多一些,所以这里暂时先这么设定,当然,如果反过来设定,道理也是一样的)

现在小帅准备和小美结婚了,但是小美家提出,小帅家除了要按习俗支付彩礼以外,还要在小帅父母为儿子买的婚房上加上小美的名字。

对于小美家这样的要求,小帅的父母虽然也能理解,但还是不免会有自己的担心。

毕竟大城市一套房就值几百万,如果小两口今后能够白头到老的话,那倒没什么,但要是结婚没多久就离婚,甚至连孩子都没生一个的话,那么自己家的多年积蓄也就彻底打了水漂。

但是面对这种要求,如果直接拒绝的话,那又会伤了两家人的和气,甚至这个婚都会结不成。面对这个两难的局面,有没有什么比较好的办法可以化解呢?

办法当然还是会有一些的。比如,这个时候小帅的父母可以以自己为投保人,以小帅为受益人,去购买一份年金险

小帅的父母先交上一大笔保费,然后保险公司会按期把保险金打到小帅的银行卡上。

然后,小帅的父母在小两口结婚之前,就拿着这张银行卡送到小美手上,并且告诉她,这是我们作为父母送给你们小两口的新婚礼物,今后这张银行卡就由小美保管,上面的钱也是专门补贴你们小两口的,希望你们今后好好地建设自己的小家庭。

正常来说,小美家如果比较通情达理的话,应该也能够接受这样的条件。

另一方面,对于小帅家来说,假如今后小两口真的离婚了,由于保单是投保人的财产,所以这份保单也不会作为小夫妻的共同财产被分割。小帅家还是可以很好地守护好自己家的财产的。

以上只是随便列举两个场景,让大家对于理财险应对人性风险的功能,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如果你还有自己独特的需求,不妨来找我们详细聊一聊,也许利用保险这种工具也能设计出一个很好的方案来满足你的需求。

(另外,我家老爷的主业是从事财税、法律相关工作,并且持有注册会计师、税务师、法律职业资格等专业证书,可以同步提供财税和法律方面的支持)

 

(一)年金险

年金险是指投保人一次或按期缴纳保险费,保险公司按照合同的约定,分期(通常是按年或者按月)给付保险金的一种保险。

按照年金险的用途不同,我们可以把年金险分为养老年金险教育年金险投资年金险。从它们的名字,你应该也可以看出来它们具体的用途。

前面已经通过两个不同的场景让大家了解了一下年金险,这里也就不再做过多的介绍了。如果你还想对年金险研究得更清楚一点,可以找我来拿一些不同类型的年金险合同和产品介绍去看看,这样可以把年金险了解得更透彻。

 

(二)增额终身寿险

增额终身寿险是指保额可以随着保险合同内所注明的一定比率,每年持续递增的一种寿险。

因为增额寿本身还是属于一种寿险,所以会有一定的身故责任。但是我们购买增额终身寿险,通常是把它当作一种“固定收益类的理财产品”。(温馨提示:增额终身寿险需要长期持有才划算,如果对流动性要求很高的话,就不要买它了)

虽然增额终身寿险本身是一种保险,而不是银行卖的那些并不保本保息的理财产品,但是由于它的现金价值(投保人可以通过减保或者退保取出来)比较高,而且会不断增长(好的产品可以有每年接近3.5%的复利增长,不同的产品会有些区别,具体多少要自己测算一下IRR),并且它的收益非常确定,现金价值都是直接白纸黑色写在保险合同里的,所以很多人并不看重增额寿的保险功能,而是直接把它当作了一种“保本保息”的理财工具。

再通俗一点说,增额终身寿险就像是一个非常安全,收益确定,并且能够利滚利增长的存钱罐。不用钱的时候,把钱存在里面,它能够不停的复利钱生钱;要用钱的时候,可以通过减保或者退保把钱取出来。

下面是一份连续存10年,每年存1万的增额终身寿险的现金价值表。

 

你可以看到,在开始的这10年交费期内,它的现金价值并不高,如果此时减保或者退保还可能会有一定损失,所以我们也常把这段期间叫作“封闭期”,在这段时间,我们都尽量不要去取这份保单的钱。

如果在“封闭期”里非要用钱的话,我们一般也不通过减保或者退保的方式取钱,而是通过保单贷款把钱取出来用。(像我们这篇文章里介绍的其他理财险和之前介绍过的重疾险寿险,它们都是属于长期保险,通常都有现金价值,也是可以进行保单贷款的)

保单贷款也非常方便,通常只需要在手机上操作一下,就能从保险公司贷出不超过保单现金价值80%的钱,并且贷款利率也不高(保单公司会根据市场变化调整贷款利率,但是因为保单贷款的风险非常低,所以贷款利率通常也不会很高),而且在贷款期间,保单的保险责任依然有效,现金价值也依旧按合同在增长,所以我们的贷款成本实际上会更低。

等到第11个保险年度,你会发现它的现金价值有个明显跃升,并且今后持有的时间越久,保单的现金价值就越高。等你需要用钱的时候,你随时可以在手机上通过减保或者退保,甚至保单贷款的方式,把这个“存钱罐”里的钱取出来用。

虽然3.5%的收益看起来好像不高,但是增额终身寿险的安全性非常高,可以说除了国债,似乎找不到什么比它安全性更高的产品了。

而且不管是国债,还是银行存款,它们都是单利计息,而增额寿的这个3.5%是每年复利增长(利滚利),如果持有的期限长,那么换算成单利将会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

另外,我国存款利率下降的趋势还是非常明显的,原央行行长周小川曾在“2019年创新经济坛”上预言:“10年后想买一款年化收益率3%的理财产品都可能要像汽车牌照摇号那样完全靠运气了”。随着最近国债和银行存款的利率不断下调,我们离这一天的到来似乎也越来越近了。

 

 

 

所以这个时候,能够终身锁定近3.5%复利的增额终身寿险,开始越来越受到那些消息灵通、富有远见的高净值人士的青睐。近来增额终身寿险产品的热销,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一点。事实上,我自己也很喜欢这种安全性极高、收益稳定,并且可以终身锁定利率的产品,甚至我们自己家进行资产配置的时候也会买上几份。

另外,还有一些理财型的两全险长期护理险,虽然它们的保险责任会和增额终身寿险有些区别,但是究其经济实质,其实也是和增额终身寿险类似的一种储蓄险,本质上也是一个能不断增值的“存钱罐”。这里就不再展开来讲了,有兴趣的话,可以联系我们详细了解。

 

(三)万能险

万能险虽然理论上讲也是属于保险,一般也会有一些寿险责任,但我们通常还是把它当作一种理财的工具。

买万能险,主要就是看中它那个万能账户。这个万能账户,你可以把他理解为保险公司发行的“余额宝”,你有闲钱可以随时存进去,你要用钱也可以随时取出来,而且现在信息时代,用手机都能很方便地完成这些操作。

万能账户里的本金是不会发生亏损的,至于它的收益,则是一种有保底的浮动收益

万能账户有两个利率,一个叫做保证利率(保底利率),就是不管怎么样,保险公司至少要按这个利率向我们支付收益;还有一个叫做结算利率,保险公司根据万能保险账户的实际投资状况,每月初来确定上月的结算利率,然后按这个结算利率来向我们支付收益的,这个结算利率肯定是大于或者等于保证利率的。

下面是我们家自己买的一款万能险,你可能看到它的保证年利率是3%,这个最低的收益是肯定可以保证的。

另外,它11月的结算利率为年化4.7%,这个收益是不保证的,只是保险公司在这个月会按年化4.7%来支付收益。

 

按照保险公司的通常做法和市场利率不断下行的大趋势,要不了几年,这个结算利率就会降到3%的保证利率。(事实上,这款万能险刚出来的时候,结算利率还有4.8%,现在还不到一年时间,就已经降到4.7%了)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这个万能险好像还挺不错的,流动性又好,本金又安全,目前的收益也比较高,虽然将来会有一定的浮动,但是还有保证利率可以兜底,像上面这款产品的保证利率都有3%,怎么看也是个浓眉大眼的好产品呀,实在是让人很有马上掏腰包的冲动啊!

如果你这么想的话,那我还得给你先提个醒,这个万能险虽然有上面这些优点,但也并没有这么简单。

首先,你把钱存进万能账户的时候保险公司会收一个初始费用,比如,上面这款产品就要收取本金的1%作为初始费用,不过持有期长的话,将来可以通过持续奖金返还给我们,但这也是因为它本身就是款优秀的万能险产品,市面上很多万能险的初始费用会更高,并且大多数万能险产品也不会返还这个初始费用。

然后,你将来想要从万能账户里取钱的时候,保险公司还会收取一个领取费用,这款产品是存入后的第1年提取收1%,第2~5年提取收1%,第5年后再提取就不收提取费用了。不过,这仅仅是这款产品的领取费用规则,绝大多数万能险的领取费用都是要比这个标准高的,自己买之前要注意看清楚合同。

最后,还有一点最关键的是,好的万能险产品通常都是保险公司的一种引流工具,不是你想买就能买到的。很多万能险都是作为附加险,以年金险或者增额终身寿险作为主险,搭配在一起来销售的。少数能单独投保的万能险,也常常会有一个很低的限额,保险公司只让你买一点点来尝个鲜。

总而言之,想买到优秀的万能险产品是需要千挑万选的,而且也不要对它的收益抱有过高的期望。纵使它现在的结算利率比较高,但通常要不了几年就会降到保证利率。

银保监会允许的保证利率上限就只有3%,目前大多数万能险产品的保证利率在1.75%~2.5%之间,在投保万能险之前,一定要看清楚合同里的保证利率,这就是本产品的收益底线。

 

(四)分红险

分红型保险除了保险的保障功能外,还有一定的盈利分红,保险公司会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后,将上一年度中该类分红险的可分配盈余,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给投保人。

分红险的红利主要来源于“三差收益”,即死差益利差益费差益所产生的可分配盈余

根据银保监会的规定,保险公司至少要将可分配盈余的70%以上分配给投保人,剩下的才归保险公司。

死差益,保险公司实际的风险发生率低于预计的风险发生率,即实际死亡人数比预定死亡人数少时所产生的盈余;

利差益,保险公司实际的投资收益高于预计的投资收益时所产生的盈余;

费差益,保险公司实际的营运管理费用低于预计的营运管理费用时所产生的盈余。

虽然看起来分红险好像挺美好,但是我们也要牢牢记住,分红险的分红可是不保证的,分红为零也是可以的。

对于分红险,你可以理解为是你买回来的一个存钱的黑匣子,虽然你的本金总归是安全的,但它内部的具体运作情况其实你是不太清楚,也无法插手的。这个黑匣子心情好的时候或许能给你发一点分红,但根据目前的经验来看,分红的上限通常是不高的,但下限却可能很低,甚至有时候直接是零分红。所以到底要不要买分红险,真的是要慎重考虑的。

 

(五)投资连结保险

投资连结保险是一种集保险与投资功能于一身的险种,不过它的保险功能你可以忽略不计,它其实是一种不保本的理财险。

它从投保人交的保费中收取投资管理费,而投资收益由投保人享有,投资风险也由投保人承担。

其实我们可以直接把投资连结保险当做一种证券投资基金来看待。不过就目前市场上的这些产品来看,如果我自己要是真的想买基金的话,我更喜欢直接去买那些基金公司发行的正经基金,毕竟它们买起来更方便,交易费用也更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