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问答

组合创新的思维方法(3个创新思路帮你打破常规)

很多人以为,创新是一种“灵光一闪”的行为。

 

“创新”其实是一个非常有逻辑、有套路的思维方式。按照创新水平来说,有原创型和改进型,按照性质和思路来说,创新思维把创造分成了10个类别。

 

而最核心最常用到的3个思路是,组合创新法、移植创新法和还原创新法,帮助我们从不一样的思维进行思考,打破常规。

 

01 组合创新法

 

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体进行组合,通过组合而产生新的东西,或选择其优势部分生成的创新,都能称之为组合法。

 

类型有可以有形物的组合、结构的组合、形态的组合、概念的组合等。

 

最常见的组合式创新,就是前IBM工程师大卫·布拉德里发明的 “Ctrl-Alt-Delete”(计算机热键)。其实这并不是他独创的思路,他说他的灵感来源于英文的词根,你会发现,英文的单词很多就是由词根组合而成,而中文更加是各种有趣的组合。

 

在上世纪70年代初期,X射线照像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都已经是非常成熟的了,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得者豪斯菲尔德就把这两项技术结合在一起,发明了CT扫描仪。

 

优步、滴滴其实就是一个能上网的手机,一个有GPS定位系统的汽车,加一个收费平台。为什么近几年才出现?因为就在前几年,才刚刚凑齐这几个要素。

 

创新一问:能不能通过增加一个全新部分,解决这个问题?

 

02 移植创新法

 

移植创新法是指将某一领域中的原理、方法、结构、材料、用途等移植到另一个领域中去,从而产生新的发明。

 

移植法的主要类型有:方法移植、原理移植、材料移植、结构移植和用途移植等。

 

19 世纪末,人们对于电影机的研究虽已取得很大进展,但仍有一个关键性问题未能解决,即如何使影片以每秒24幅的速度做动、停、动的间歇运动,使影片在每秒钟经过片面时会动24次、停24次。

 

法国科学家卢学埃尔兄弟在看到缝纫机的机针插入布里时布料不动,当针向上提起时布料向前挪动一下,然后又是停、动、停……他们把这种原理移植到电影机中,很快便解决了上述的难题。通过普通的缝纫机动作的启示而解决了电影机放映中的大难题,充分体现了创造移植原理的运用和成果。

 

创新二问:有没有什么行业解决过类似的问题?

 

03 还原创新法

 

还原是将复杂的系统层层 分解为其组成部分的过程,恢复其最原始的状态,化复杂为简单的过程。

 

还原创新法是指一个事物的某一创造起点按人们的创造方向方向追索到其创造原点,再以原点为中心进行各个方向上的发散并寻找其创造方向,另辟蹊径,用新思想、新技术重新创造该事物的创新思维方法。

 

如果让你发明一个更好的洗衣机,你该怎么着手?是换滚筒?换水?还是用不同的洗衣粉?

 

用还原法的思路思考,这个问题最终能达到的最好的结果是什么?洗衣服的最好结果,是让脏东西和衣服分离,具体怎么分离?除了水洗还有太多方式。这个脑洞会引发各种洗衣机,比如超声波洗衣机、臭氧洗衣机。

 

还原创新的步骤:

 

第一步:弄清还原创新的起点是什么,即所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第二步:找准还原创新的原点是什么,即解决问题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第三步:从找准的创新原点出发,充分运用发散思维,寻找更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技术和新产品。

 

如一个急招聘产品经理的HR,公司很缺但又很久招不到。若你是HR你的方法是什么?再做一个广告可以吗?

 

当然可以。同时,我们不妨回到最初的问题:用什么办法能更好更快地招聘到产品经理?有人的做法是,哪里的产品经理多?他们经常去哪里就餐?之后的操作方法是只要拿产品经理的名片过来,就可以花一元吃一个“产品经理套餐”。结果是收集了大量的产品经理名片,然后让HR去打电话挖角。

 

创新三问:抛开具体的改善方式,做这个创新最终是要达到什么样的结果?

 

小结,以上三种是不同的思考方式,不思考如何改进单一部件,而是思考整合哪些更多的部件;不思考我这个领域有哪些东西可以组合,而是思考其他领域有没有好的解决方法?不思考什么是好的解决方法,而是思考如果问题解决,最好的结果是什么样的?

 

创新者不是智商特别高,也不是脑回路奇特,而是有独特思考路径的人,当你学会思考这些问题,你就已经打破常规,开始创造了。

 

今日精进

 

创新的本质是创造新的价值,以上的三种方法其实对应个人加速成长的三大法宝:乐高式能力组合法、技能迁移法和结果导向思维。

 

你是如何将这三种创新方法应用到个人加速成长上的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