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问答

棘轮效应什么意思(棘轮效应属于哪一消费理论)

棘轮效应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利提出来的。

是指人的消费习惯形成之后有不可逆性,即易于向上调整,而难于向下调整。特别是短期之内更难改变,就好比我们常说的话:“一直穷不要紧,就怕从有钱瞬间变没钱。”

 

我国的司马光早就用一句著名的话来概括: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句话出自他写给儿子司马康的一封家书《训俭示康》中,除了“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著名论断,他还说:“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司马光秉承清白家风,不喜奢侈浪费,倡导俭朴为美,他写此家书的目的在于告诫儿子不可沾染纨绔之气,保持俭朴清廉的家庭传统。

这话其实怎么说呢?“由奢入俭难,”其实还是自己内心不够强大,没逼到份上。一个巨贪,一个大款,没出事的时候一顿饭几万几万的造,出了事到了监狱,监狱的饭食吃的一样很香。

人生最大的惊奇就是变幻莫测,时刻都在变,正所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世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今天穷,明天可能富,今天富,明天可能穷,所以我们的心态要准备好随时接受变化,跟着变化而变化,这样才能在任何状况下,都保持一颗淡定,从容的心,从而立于不败。

有些事情本身我们无法控制,我们只能控制好自己!

 

所有的不适,都是为了你能更好地成长

相信我们大家都听说过“青蛙效应”吧?

将一只青蛙丢到开水里面,它会因为很烫所以感到比较痛苦,它会竭尽全力的跳出去最终得以存活。

但是假如把青蛙放在温水里面,并且开始逐渐的加热,他就会适应其中的环境,并且到达一定的温度,水很烫了它也没有力气跳出去了,最终在舒适中死掉了。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以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实现自我突破,摆脱舒适区。

道法自然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有钱的时候,想想没钱的时候。”因为我们说过,人生最大的不变就是变,明天和意外谁也不知道哪个先来。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理性消费,有所积蓄,争取做到: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脚踏实地,喜气洋洋。”

 

步子不要迈得太大,否则容易把腿劈了

每个人的消费观念,和习惯不一样,当然这和人的性格有关。各有各的利各有各的弊,但作为一个一家之主,不能从过去的舒适区走出来,使自己的经济陷入困境,这不能不说是不负责任吧?

我一个朋友在一个很好的,让人羡慕的国企上班,每个月的薪水能有个七八千左右吧,这在我们四线城市,应该是很好很好的了,可是他开了工资以后,根本撑不了十天就没有了,前十天,天天下饭店,后半月没钱就在家吃母亲做的饭,老实了。

十几年前,这个朋友工作之余,做点生意,很赚钱,好的时候一天就收入一两万,那时候可真是花天酒地,广交朋友,一顿饭上万都吃过,后来生意不行了,就只能靠工资了,自己也后悔当时好过的时候,没有存点钱。

由于花钱花惯了,即使没钱了也收不住手,前两天找我借六千块钱,说单位安排打疫苗,一测量血压220之高,人家不敢给打疫苗,借钱去医院做检查。

开学了,儿子上学得交五万块钱,自己拿不出来,在网上借的高利贷。这就是典型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不懂得给自己留后路。

在这之前他母亲已经给他还了二十多万的银行贷款。

真是,一分钱难死英雄汉,为什么有钱的时候,不想想没钱的时候呢?

 

摆脱舒适区,不妨格局再大一些,目标再高一些,以免造成小富即安的心态

李嘉诚的办公室里悬挂的唯一一幅字,是清代儒将左宗棠的诗句: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

短短的26个字,道出了深奥的人生哲理与处世智慧。

就是我们要有大的格局,心怀远大的抱负,只求中等的缘分,过普通人的生活。 看问题一定要高瞻远瞩,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处处要给自己留有余地,正所谓人前留一面,日后好见面。

 

摆脱舒适区,一定要记住自己受难为时的状况,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疼

好了伤疤忘了疼,是人的本性,我们一定要突破自己,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忘了曾经的失败、困境、穷境是不可能成长的。

我们可以准备一个本子,把每次受的困境的情况及导致困境的原因记录下来,没事的时候经常拿出来看看,这样有助于我们成长,有助于我们加强记忆,脱离舒适区。

真正的成长,是摆脱舒适区,摆脱舒适区的你才是真正的强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