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铺子基础会计知识已经更新到第三篇啦
不知道大家前面掌握的怎么样啊
虽然都是零零碎碎的知识点
但是确实非常重要的部分哦!
拿好基础者拿天下!
话不多说,我们开始进入第三篇:
1、什么是预付账款?(资产类科目)
答:预付账款是指企业按照购货合同或劳务合同规定预付的款项,应当按照实际预收的款项金额入账。
2、什么是预收账款?(负债类科目)
答:预收账款是指企业按照购货合同或劳务合同向购货单位预收的款项。与预付账款不同的是,预收账款所形成的的负债不是以货币偿付,而是以货物偿付。
3、什么是存货?
答: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或者仍然处在生产过程,或者在生产或提供劳务过程中将消耗的材料或物料等,包括各类材料、商品、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等。
4、发出存货计价方法包括哪几种?
答:1)个别计价法 2)先进先出法 3)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4)移动加权平均法
5、什么是个别计价法?
答:个别计价法是假设存货具体项目的实物流转与成本流转相一致,按照存货逐一辨别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批别或生产批别,分别按其购入或生产是所确定的单位成本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的方法。
6、什么是先进先出法?
答:先进先出法是以先购入的存货先发出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转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7、什么是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答:加权平均法亦称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指以本月全部收货数量加月初存货量作为权数,除以本月全部收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从而确定存货的发出和库存成本。
8、什么是移动加权平均法?
答: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指本次收货的成本加原有库存的成本,除以本次收货数量加原有存货数量的合计额,据以计算加权平均单价,并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9、什么是存货清查?
是通过对存货的实地盘点,确定存货的实有数量,并与账目结存数核对,从而确定是存货数与账目结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
10、常用的存货数量盘存方法主要有哪些?
答:常用的存货数量盘存方法主要有实地盘存制和永续盘存制两种。
11、什么是实地盘存制?
答:实地盘存制也称定期盘存制,指会计期末通过对全部存货进行实地盘点,以确定期末存货的结存数量,然后分别乘以各项存货的盘存单价,计算出期末存货的总金额,记入各有关存货科目,倒轧本期已耗用或已销售存货的成本。
12、什么是永续盘存制?
答:永续盘存制也称账面盘存制,指对存货项目设置经常性的库存记录,即分别品名规格设置存货明细账,逐笔或逐日地登记收入发出的存货,并随时记列结存数。
13、什么是周转材料?
是指企业能够多次使用,不符合固定资产定义,逐渐转移其价值但仍保持原有状态,不确定为固定资产的材料,包括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
14、商品流通企业发出商平成本的核算有哪些方法?
1)毛利率法:是根据本期销售净额乘以上期实际(或本期计划)毛利率匡算本期销售毛利,并据以计算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
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额x 100%
销售毛利=销售额x 毛利率
销售成本=销售额-销售毛利
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
2)售价金额核算法:是指平时商品的购入、加工收回、销售均按售价记账,售价与进价的差额通过“商品进销差价”科目核算,期末计算进销差价率和本期已销售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并据以调整本期销售成本的一种方法。
商品进销差价率 = [(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购入商品售价)] x 100%
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x 商品进销差价
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 - 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
期末结存商品的成本=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 - 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