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宣布,要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很多朋友搞不太明白,这到底是什么意思,会给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呢?今天的内容,信息量很大,知识点很多,当下没有时间看完的朋友,建议先点赞收藏,空了再慢慢消化。
9月5日,央行宣布,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从原来的8%,下调至6%。很多人看到“准备金率”四个字,就激动,说:国家这是降准了,这是放水的信号。这些人恐怕没有关注到“外汇”两个字!同样是降准,这一次不一样,降的不是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而是国家针对近期汇率波动较大,定向出台的调控措施。
最近这一段时间,人民币是接连贬值,短短几周内,1美元可以兑换的人民币,从6块7毛5涨到了6块9毛5,涨幅超过2%。很多人看到人民币贬值了,就开始焦虑,欧洲衰退了,欧元贬值了,日本经济也不好,日元的贬值幅度更大,现在人民币也贬值了,是不是也是不好的信号呢?
实际上不是这么一回事。这一次人民币贬值,背后有好几个原因:人民币现在贬值,首先是因为过去这两年,人民币兑美元已经有了比较大的升值。2020年美国大放水,人民币对美元出现升值,2020年初到2022年初,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从7.1跌到了6.3,人民币升值幅度超过12%,2022年,美国为了抑制通胀,又是加息,又是缩表,要把流动性收回去,这样一来,自然而然就给人民币造成了贬值的压力。
实际上,今年以来,人民币除了对美元是贬值的,对其他国际货币,都是相对升值的。截至今年8月,欧元贬值了12%,英镑贬得更多,日元的贬值幅度更是接近20%,相对来讲,人民币的贬值幅度非常小。
再者说了,人民币升值有升值的好处,贬值也有贬值的好处,贬值直接利好出口,中国产品出口价格便宜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就更加突出了。
那么,央行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又是怎么对汇率进行调节的呢?原理并不复杂,银行在收到外汇之后,要按照一定比例向央行缴纳存款准备金,这个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现在这个比例下调了,银行向央行交的钱少了,手里可以用于放贷的外汇资金就多了,那对企业来说,可以通过向银行申请外币贷款来增加流动性,不用去市场直接兑换外汇了,这样一来,就起到了稳定汇率的作用。
从央行宣布“降准”之后,人民币应声跳涨,离岸人民币对美元价格反弹129个基点,说明政策还是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调整外汇存款准备金率是央行稳定汇率的一种常规政策手段,这种手段也比较中性,实际上,2021年12月,当时人民币接连升值,央行就曾经出手上调了外汇存款准备金率,除了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之外,国家稳汇率的政策工具箱当中,还有不少大杀器,包括外汇逆周期因子等等,现在,这些后备武器都还没有使出来,至少说明,国家对于外汇波动的信心很足,外汇的波动仍在一个可控、合理的范围内,因此,对于近期的汇率波动,不用过分担心,也不要过分解读,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