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各建筑设计院面临前所未有困境,经营困难,人员工资不保,裁员降薪普遍,业内的人都在思考,建筑设计院,到底向何处去?
刷到一则旧闻,去年2月,业内颇有名气的设计公司,悉地国际(代表作水立方、平安国际金融中心、深圳腾讯大厦等)被江苏中设股份收购了!网传中设股份是一家地方城投下属设计院,并哀叹,莫非国有化是建筑设计院的终极出路?
其实,这是误传。江苏中设集团是一家混合所有制股份公司,前身为无锡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主要业务围绕“交通、市政、建筑、环境”四大板块,开展规划咨询、勘察设计、试验检测、工程监理、项目管理等全过程咨询和工程总承包业务,其实他的业务和悉地国际差不多,只是多了交通、市政板块。这次并购应该是纯粹的业务拓展商业行为,但是悉地国际的没落(其实也是建筑设计院的没落)是显而易见的。
走综合性设计院的路子,会是以后的发展方向吗?
也不一定。现在建筑设计院的困境,业务收缩是一方面,之前的无序膨胀扩张是更重要的另一方面。一句话,供过于求了。今天看来,部分专业设计院的日子过得还挺滋润,但是业内人却在担心,各专业设计院,会不会走上建筑设计院的老路?
看看西方国家走过的道路,这是很有可能的。
而有人建议建筑设计院走向国有化,大家似乎忘记了,赫赫有名的中国院,妥妥的天子脚下国企,同样避免不了降薪裁人。国有化不是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
国家参照发达国家土建行业的发展轨迹,提出了土木工程总承包的发展方向,即企业对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进行全过程的承包,也就是俗称的交钥匙工程。
如果真正执行,那么将形成以施工单位为主体,综合设计、勘察等技术力量为主要组成部分的大型集团(有点类似今日中字头施工企业架构)。这样,设计单位就逃脱不了被大型施工企业收购的命运。大型集团门类专业设置大而全。
或者,设计院细分,成立各类小型化、专业化咨询公司,配合大型建设集团承接各类总承包业务。
也许,这才是建筑设计院的终极命运。
还有,各高等院校,调整你们的招生结构吧,土木建筑类,真的不需要这么多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