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问答

基础养老金如何计算?(全国基本养老金如何调整)

先回应一则,已经被辟谣的消息,那就是部分诈骗分子冒充假冒信息和网站,发布谣言1月份养老金不够用了,不认证不能领取的消息,各地人社部门紧急回应辟谣处理,希望不要上当受骗。

 

社保十叔作为重点关注研究社保方面的人员,有责任有义务为大家解读正确的信息,传递正能量,维护广大退休职工的切身利益,回应广大退休人员的热切关切。

人社部:2022年我国全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7.1万亿元,支出6.6万亿元,年底累计结余7.4万亿元,能够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所以这两边一定要正确理解和抓住4个字:按时足额。

本篇文章我们围绕事业单位和机关以及企业养老保险,未来重要的变化趋势作出热点的回应和解读。

第1个问题,为什么我国养老金始终能保持稳定运行和足额发放?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理解我国基本养老金的运行机制和补充机制,养老基金分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基金和企业养老基金两种类型,两种基金,分别负担养老金的上涨所需的资金调整,互不影响互不干涉,换句话说同样作为退休人员,我们退休的类型决定了我们退休养老金资金的来源。全国统筹养老金,目的就是要解决养老基金的增值保值,2021年9月份我国养老金合同,投资总量1.25万亿,实际到账1.1万亿。所以这就确定了,2022年我们养老金不差钱,2022年对此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确保了我们2023年养老金的周二发放。根据人社部门相关的要求,未来我们国家的社保会加大投资盈利的力度,同时加大全国统筹的力度,限高补差,全国一盘棋。同时养老金还享受国有资本的定期补充,换句话说,养老基金是动态的蓄水池关系,这一点不用担心。

第2个问题,十四五时期我国养老基金会呈现什么样的调整趋势?

我讲的主要任务是确保稳定运行,确保养老金的调整基本方向是限高保低,缩小差距。

虽然我国基本养老金实现了全国一体化调整一个方案,按照一个固定的比例进行上调,在目前来说,因为退休时候的养老金基数有高有低,而且退休的身份也是不尽相同,有公务员退休教师,退休医生退休企业退休灵活就业人员,退休城乡居民退休。目前我们不得不承认退休金确实存在着差距,即使同为教师身份退休,因为退休时候的职称不同,有副高退休,有中级职称退休,所以这些退休导致我们退休金基数高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为此养老金退休调整一直在坚持缩小差距,所以采用了见高保低的基本方法。

第3个问题,10年中人过渡期,养老金在2023年如何体现出公平性?

中人过渡期指的是2014年10月1日到2024年10月1日之间,这10年过渡期,满一年增加10%的过渡养老金。所以2023年是过度养老金增加90%的时间,所以养老金通过过度养老金的调整。使得中忍十年过渡期退休,待遇稳中有增,确保与限高保低的总方向一致,确保与我们的养老金缩小差距,提高公平性,方向是保持高度的紧密结合。过渡养老金是中人过渡养老金发放的重要设计,起到了一个衔接稳定的作用。

第4个问题,档案工资与我们退休养老金的调整还有关系吗?

档案工资主要反映了职称与工龄,在社保缴费因素缴费基数中的作用,同时影响退休金的关系也是非常密切的,职称和档案工资中记载的工龄是初次养老金核定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两个重要因素,职称越高,档案工龄越长,我们退休养老金基数就越高之后,我们养老金调整的速度上涨的额度也就比别人更快。档案工资与我们的工龄也是密切相关,一个10年工龄和20年工龄,30年工龄,40年工龄退休的人,它的初次养老金是不同的。

第5个问题,在职人员职称现在如何影响我们退休待遇的呢?

根据机关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管理制度,我国职称分为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和初级几种类型,在职人员职称影响退休待遇,主要是通过间接影响社保缴费基数,按照养老金的缴费比例分担,个人承担8%的缴费比例,单位承担16%的缴费比例,按照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的设计,个人缴费4%的目标单位缴纳8%的比例。机关事业单位住房公积金的缴费比例可以采用灵活多样性的设计,个人缴费承担8%,单位可以承担8%~20%之间的合理比例上。

 

第6个问题,延迟退休5年,我们的养老金能增加多少呢?

既然我们退休待遇与我们的职称工龄和社会平均岗位,工资基数,个人缴费比例,个人养老保险的类型有关系,延迟退休5年是否划算?我们的养老金是否应为延迟退休5年带来增加呢?延迟退休5年,我们简单的算,一笔账假设我们的年收入为10万元左右,延迟5年,我们纯工资收入会增加40万元到50万元之间。第2部分年终奖以及第13个月工资和补贴福利待遇,保守估算5年的时间也有10万元左右的进账,第3部分增加的收入是养老金5年延长缴费期使得我们个人账户和职业年金账户,得到了增加,同时缩短了我们领取养老金的月数,所以理论上我们每月增加500元到1000元的养老金,是可能实现的任务。

第7个问题,为什么最低缴费年限15年,由逐步变为最低缴费20年的趋势呢?

最低缴费年限在部分地区的确有延长的趋势,但是这并不是养老基金不够用,而是我们为了提高退休待遇所涉及的重要变化,体现15年最低,缴费,像最低缴费20年过度确保讲述基础,保障职工养老金的人群,能享受到较高的社保待遇水平,给他们提供一个提高养老保险退休待遇的基本诉求的通道,延长缴费期等于统一延长了退休时间与延迟退休的设计方向是一致的,而延迟退休,5年给我们社保待遇水平,由平均职工养老保险2000元的基数,可能会提高到2500元以上的基数。

 

第8个问题,70岁以上退休后的高龄津贴呈现什么趋势?

高龄津贴按年龄挂钩的因素和原则一直没有变,70岁开始享受的高龄津贴,在部分地区试点从65岁开始,其实都是坚持一切为了退休员工的福利待遇在考虑,这也是社保改革的趋势。高龄津贴从70岁开始到75岁79岁,85岁,89岁,90岁以上,100岁以上几个阶段,分别呈现年龄增加待遇津贴标准增加的挂钩原则。目前高龄津贴确保了100岁以上的老人,全国统筹不得低于300元的基本要求。

第9个问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的标准是否会调整?

2022年我国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的平均水平为月,退休待遇148元左右。根据城乡居民退休养老待遇的调整机制,是要根据经济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能力,相配套的实时动态进行标准的调整,所以城乡居民在60岁以后的基础养老金也是按照定期增加定期调整和与年龄高龄津贴挂钩调整相结合的配套方式。

城乡居民养老金需要对高龄人员进行年度性的正常性的活体认证,确保养老金的正常发放。

2023年养老金会实现第19次连续上涨的基本方向吗?

养老金定期增长机制,确保了挂钩调整,定期调整,定额调整和适当倾斜结合,并且顺利实施。2023年到2028年之间,我国经济呈现快速回暖的趋势,根据这一变化,再结合养老金投资合同,总额的稳步增加和养老基金不差钱的基本判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2023年养老金依然会保持着向上增加的态势并且增长的比例应该在1%~4%之间划定,具体的要以当年公布的人社部门调整方案为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