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股市发财的人(金莱特(002723.SZ)8.5亿元收购案终止的背后)

5月28日晚间,金莱特(002723.SZ)发布了一则关于终止重大资产重组的公告。

据公告显示,2018年12月25日、2019年1月24日,金莱特与中建城开环境建设有限公司相关股东签订了《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协议》,拟以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中建城开100.00%股权,交易金额为8.5亿元。但鉴于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交易金额较大,且受中美贸易摩擦引发的经济波动影响,金莱特未来偿贷压力或有所增大,故决定终止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并签订《重大资产重组终止协议》。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不是金莱特第一次跨界收购失败的例子。

在此之前,该公司均在锂电池、机器人行业跨界未果,而这跨界的动作也使得其“双主业”模式颇受质疑——作为一家备用照明领域的专业制造商却屡屡跨界收购其它领域的公司,莫非是忘记了自己的主业?

此外,截止今日收盘,金莱特股价下跌3.15%,收于12.31元,总市值为23.51亿元。

(行情来源:富途证券)

那么,在金莱特这则终止重大资产重组的动作背后,还藏有哪些未说完的故事呢?

扣非净利润“三连降”

据公开资料显示,成立于2007年的金莱特是一家备用照明领域的制造商,主营业务是可充电备用照明灯具及可充电交直流两用风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14年,该公司在深交所成功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上市之后,金莱特并不单单满足于来自于主营业务的盈利点,其开始准备以“收购”的形式涉水一些热门领域业务。

2015年,金莱特试图进军锂电行业。当年的9月,其发布公告称,公司与自然人甘峰共同出资设立控股子公司安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安备”),注册资本为3000万元。其中金莱特以自有资金出资1530万元,占注册资本总额的51%,为浙江安备的控股股东。

2018年,金莱特又准备涉水机器人领域。在当年的1月份,其披露筹划重组的公告称,金莱特原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或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福玛特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权,交易对价预计为3.5亿元。

而同年的9月,金莱特又发布公告表示想进军建筑行业。其披露公告称,经公司慎重考虑,公司于2018年9月12日与中建城开环境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建城开”)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姜旭签署了《重大资产重组意向协议》,变更中建城开100%股权为本次重组标的。

有意思的是,这三项重组案均被金莱特以各种各样的理由终止了。

比如说,在收购浙江安备方面,金莱特发布公告表示,由于浙江安备经营至今,未能掌握锂电池核心技术、缺乏核心管理团队等原因,公司终止对浙江安备的投资。而在福玛特方面,其则表示,标的盈利状况不及预期,较其前期盈利预测存在较大差异,故终止投资。

由此一来,金莱特试图进军热门领域拉动营收增长的“野心”就被偃旗息鼓了。而在这个过程中,也进一步揭露了该公司的经营“困境——2016年以来,该公司的业绩就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

(资料来源:wind)

2016年,金莱特实现的营业收入约7.7亿元,同比增长9.6%,对应实现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658.54万元,同比下降84.58%,2016年金莱特的扣非后净利润同比下降逾七成;

2017年,金莱特实现的营业收入为9.8亿元,同比增长28.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6.77万元,同比增长16.43%,而扣非后净利润为399.97万元,同比下降60.16%;

2018年,金莱特实现的营业收入约8.3亿元,同比下滑15.83%,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93亿元,同比下降1277.82%,而扣非后净利润同比下降2036.31%至0.77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纵观这几年财务数据,金莱特扣非净利润已出现了“三连降”的态势。而至此可知,想要通过并购解决制造新的盈利点的金莱特也受困于自身经营状况的困局,从而导致三项收购案都“浅尝辄止”,扼杀在摇篮里了。

标的公司多项数据“存疑”

事实上,查阅相关消息可知,金莱特终止相关重组重大交易的动作还是有一定“理由”作为支撑的。

就拿最新披露的关于中建城开这个收购案来说,其虽然表示鉴于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交易金额较大,且受中美贸易摩擦引发的经济波动影响,金莱特未来偿贷压力或有所增大从而终止投资。但实际上,细细查阅中建城开的财报则会发现一些端倪。

据公开资料显示,中建城开成立于2011年,主要做建筑施工业务,业务范围涵盖了房屋建筑工程、路桥、绿化、水利、电力等市政公用工程。

而从表面的财务数据看,中建城开的业绩表现还算合格的。据并购方案披露的信息显示,自2016年到2018年1-6元,其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3.46亿元、15.75亿元、6亿元;实现净利润为0.64亿元、0.39亿元、0.32亿元。

(资料来源:wind)

至此,在这份业绩表现不错的表现下,中建城开做出了一个诚意十足的业绩承诺,即2018年度、2019年度、2020年度、2021年度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9000万元、1.2亿元、1.6亿元、2亿元。

但实际上,根据收益法评估结果,标的公司2019年、2020年、2021年预测净利润分别为9752.89万元、1.02亿元、1.04亿元,这意味着业绩承诺方所承诺的净利润金额要高于收益法评估预测的净利润。这意味着,中建城开要在完成的基础上再多出一些力,才能实现业绩承诺,而这其中也因为增加了难度,从而也加剧了风险。

此外,据并购方案披露,在2016年至2018年上半年期间,其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3.46亿元、15.75亿元、6亿元,而其应收账款却分别达到了7.02亿元、8.65亿元和10.29亿元,占当期营收的52.1%、54.9%和171.5%。虽然其2018年上半年不排除有款项回收期限因素,但2016年、2017年应收账款超出营收的一半却是不争事实,这种结果未免使人感觉该公司的营收更多地是“纸面富贵”罢了。

而且,让人担心的是,此次并购一旦完成,金莱特预计将产生大约2.2亿元的商誉,日后一旦标的公司业绩不能达标则会导致金莱特将难免有商誉减值的风险。

所以说,这场收购案的失败,对于其中任何一方来说,是福是祸还说不定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