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大A市场,投资者一般会分为三个门派。
这三个门派各有各的道理,各自都根据自己的方式赚着钱。
第一派,政策派。
政策派,还被称为消息派。
不论是散户,还是专业的投资机构,这部分投资者,都是以信息面作为最主要买卖依据的。
他们会根据政策的一些变动,去衡量股市投资的策略。
比如,货币宽松的时候,会适度加仓,货币收紧就适度减仓。
比如,人民币贬值,就适度减仓,人民币升值就适度加仓。
比如,政策想要市场活跃,进行了规范,引入了新的资金等,他们同样会适度的加仓。
政策派,喜欢根据市场的信息做投资决策。
当然,其中的机构投资者,可能会先一步得到政策的风向标,提前布局。
作为散户,拿到的信息往往会滞后。
加上散户还喜欢听小道消息,这容易导致信息失真,导致投资失败亏损。
第二派,技术派。
技术派,其实背后是资金派。
这部分人,他们不相信政策,不相信信息,只相信资金。
市场涨跌的本质,是资金操控,这是一点错都没有。
技术派认为,资金所有的行为,都会表现在K线和技术指标之上。
尤其是单边做多的市场,资金必然需要提供某些信号,吸引资金接盘,才能顺利出逃。
所以,技术走势留下的图形,量能,以及技术指标,是有资金运作规律的。
就好像大部分资金的周期,是建仓,吸筹,拉升,洗盘,主升,逃顶,有着自己的规律。
就好像熊市为什么比牛市长,是因为熊市里主力拿筹码的布局周期很长等等。
就好像支撑位压力位,黄金分割线,以及各种图形,都是资金利用数学方式去计算所得。
技术派,又称为学术派,指的是单纯研究市场资金买卖行为,作为投资依据的一种方式。
主力资金的技术派,在实践中会总结一套技术模型,最终很多演变成了量化交易。
散户中的技术派,有小部分高手,盈利颇丰,但大部分因为一知半解,反而亏了钱。
第三派,价值派。
价值投资者比较简单,就是根据上市公司的业绩去投资股票。
他们买股票的依据,就是当下上市公司的股价,是低估,还是高估。
价值派买股票只根据业绩和估值的水平来判断。
当然,机构投资者更在意业绩预期,普通投资者可能更在意估值水平。
因为,业绩预期的判断,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难度是非常大的,只有专业机构去研判。
但是估值水平,也就是市盈率这方面的指标,可以通过历史的估值水位,去判断风险高低。
但是,市场的规律,似乎对散户的这种价值派理论,并不是特别友好,对于机构的价值预期理论,推崇度会更高一些。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散户去做价值投资,最终都伤痕累累。
因为一旦价值预期走坏了,价值派赖以生存的估值预期就要变了。
所以,做一个价值派的投资者,对于一家上市公司,对于一个行业的趋势,研判就非常的重要。
在同一维度上,机构投资者具备这种能力,比起散户会更强一些,价值投资的散户亏钱的自然也就不少了。
有部分投资者,是三派合一的投资风格,但大部分投资者,往往是三派中一派的坚决拥护者。
不论是哪一类,只要把自己的交易理念能够做精,三派都是可以赚钱的。
今天主要讨论一下,技术理论,在交易上,到底有什么优势。
技术派之所以能够生存,主要原因并不是资金掌控市场,而是股市里的大部分时间,是“垃圾时间”。
垃圾时间指的是没有太多政策对股票市场的环境进行影响。
上市公司也不集中发布业绩公告,业绩预期短期之内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从估值水平来讲,一个区间内的估值,都是相对合理的,存在一定的波动空间。
这就给了资金运作的一个很好的时间点,也就是垃圾时间内的涨跌,完全看资金。
一旦市场没有明确方向,资金主导方向的话,技术就成为了市场的主流。
所以,说技术没用的,那肯定是扯蛋,技术肯定是有用的。
否则,量化能够每年跑出20-30%的超额收益,是从哪里来的。
其实底层,就是利用技术分析,去做成机器程序的交易模型,从而实现技术套利。
但就量化的超额收益率来看,所谓技术分析能实现快速翻倍,概率其实也是很低的。
市场的波动和趋势挂钩,量化只是赚到波动中,技术面能够赚到的一部分钱而已。
技术分析的结果概率,其实从量化模型的实际回报率上,就能体现出来。
所以,也不要去夸大技术面的影响。
某些时候,技术面可以在短期带来不错的收益,某些时候,技术分析可能会失效。
因为市场情况不同,资金的操盘方式是不一样的,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千篇一律。
也就是,技术分析的结果,是一个概率问题。
量化交易不是百分百赚钱,而是通过频繁的交易,通过技术的概率,最终赚到了一部分钱。
比如,100次交易,有58次正确,42次是错误,那么正确次数更多一些,模型就有了利润空间。
而普通散户,因为交易频率不够高,所以总是感觉,要么有用,要么没用。
技术分析的含金量其实很高,这也是量化交易为什么能够稳定赚取超额收益的关键。
只不过对于散户而言,没有大数据的支持,没有高频实践的能力。
再加上做交易的时候,内心的情绪影响很大,往往会有很多的错误操作,这是不可避免的。
这直接导致一个需要严格执行的交易机制,在散户手上变得五花八门。
再加上学艺不精,一知半解,那技术分析就直接从一剂良药,变成了一剂毒药。
所以,大部分情况下,不是技术没有用,而是技术不会用。
专业的投资机构,搭配专业的技术软件,专业的操盘手,专业的交易模型,就是大概率赚钱。
而非专业的投资者,想利用技术赚钱,反而容易害了自己。
相对而言,普通投资者赚钱概率最高的方式,是跟着估值做大的周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