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崔老师昨天写了篇《年轻人适合炒股吗?》有朋友问我说:"对于股票投资,崔老师你怎么看?"
其实崔老师昨天文章中已经说了答案:股票是家庭理财工具的一种,在家庭理财不可或缺一类。只不过对于多数家庭来说,股票的风险要大很多,所以在家庭资产配置时,要注意家庭风险。
而崔老师昨天的文章只是重点从时间、金钱、未来等方面分析年轻人专职和兼职的劣势,并不是说炒股不好,而是分人群、分阶段、分目标来判断。
步入正题
先说一句,崔老师炒股,七八个年头吧,目前有持仓,而且我对中国股市的未来很看好,认为股市的发展与实体经济的发展相辅相成。
如果你问我炒股看基本面还是技术面,我应该偏向于技术面吧。
当前股市怎么看
有人问我,对最近的"大牛市"怎么看?
股市中永远有人后悔,无论涨,或是跌。
股市上涨时,后悔自己为什么没有在低点买进,股市下跌时,后悔自己为什么没有在高点卖出,循环往复。
讲真,崔老师也是如此过来的。
2015年股市大跌,很多专家在新闻中"唱空中国",而且列出中国资金外流、外资出逃等案例。
而对于这种评论,崔老师极不赞同,我始终认为无论在经济、工业、国力、科技等各方面中国都有长足进步。股市短暂下跌,并不代表国家是否强盛,所以我一直认为股市2800点以下是可以长期建仓区域。
所以我认为,未来3-5年,中国一定会有一轮牛市,假设如果有牛市,会有哪些行业可以选择?
- 牛市来临,证券行业一定会最先触发行情,每次大牛市,证券行业都是最先上涨,
- 国家强盛,很大程度体现在军工方面,军事力量越强大,展示给世界信心越足。
- 当华为研发5G的信息传来,举国欢腾,代表中国在通信行业迈出跨越一步。
- 牛市来临,大盘指数也会同步上涨,就算行业选择错误,指数型基金不会让踏空行情。
基于这几点考虑,崔老师在这种组合下配置股票和基金,而且构建定投策略,以定期定投的形式分摊风险。
崔老师的股市观
股票只是我几种投资工具的一种,如同流动资金我会选择购买货币基金,稳定投资会寻找分红稳定的债券基金,价值投资会选择合适的混合型基金定投,针对大盘,我还会购买一些指数型基金,防止自己因为对证券市场判断失误而错过行情。
这当中会存在两个问题:
第一:资金过于分散。
以上每种投资工具都有,投资额度过于分散,而且货币基金、债券基金相对其他几种风险较小。
我认为无论任何投资,风险永远占到第一位,就算收益再高,如果投资风险很大,我也不会选择。
相反资金虽然过于分散,但是每年加权平均后总业绩并不低。如同之前有些P2P投资年化收益20%,而我通过资产配置的方式,每年平均收益至少能达到13%,收益虽然低了一些,但并不担心本金风险。
第二:投资工具多,专业要求高。
经常有人说,崔老师投资工具那么多,头都晕了,更别提学习。
之前我总认为这有什么难,不就是几种简单基金吗?后来换位思考后发现,我认为简单的知识,但作为非金融专业人并不感觉简单,所以从今年开始我开始运营公众号,每天坚持拿出一些时间来整理文章。
大家有时会发现我写的文章比较简单,但随后发现之后几篇和第一篇同时看完后就会豁然开朗。
投资工具多没事,崔老师会在后续的文章中,跟大家分享系列内容,文章看不懂,崔老师可以开直播课,学习以后你会发现,家庭资产配置并没有那么难。
今日总结
第一:不负债投资
无论是借钱还是贷款炒股,崔老师认为都不可取,投资心态完全不同,而且非常容易造成家庭财务风险,崔老师极不赞同。
第二:控制投资比例
尽量拿出50%以内可投资产进行股市操作,并且要结合家庭债务负担、家庭净资产、总结余等数据来控制资产,切不可因为追求股市高收益而影响家庭。
第三:长期持有,短期绕行
崔老师做理财始终抱有长期策略,很少考虑短期利益,哪怕之前大盘超跌至2440点,我还会坚持自己投资计划,每月买入。
第四:理性投资,控制心情
不让股市影响自己,股市仅是家庭理财的一项工具,按照投资策略购买后,每半月检查一次即可,切不可每天盯盘或者每天查找相关信息,进而影响工作和生活。
第五:坚持策略,始终如一
牛市来临,基本所有板块都会轮动上涨,无非早晚问题。不要人云亦云,听到朋友说某只股票要涨,就改变自己投资策略。
最后一点: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始终要对股市抱有敬畏之心。无论最终涨跌,股市仅仅是自己一次投资经历而已,如果孤注一掷,那是"赌市"而非股市。
本文仅作为崔老师股票理财中一点浅显经验,不作为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