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基金投顾试点通知的下发,首批试点机构开始起跑。近日,某基金公司发布了旗下基金投顾业务的管理服务费收费标准以及费率优惠方案。
该公司提供三种组合策略,将按照投资者资产总额的一定比例收取投顾管理服务费,绝对收益策略系列、股债配置策略系列、多因子策略系列投资组合策略的收费标准分别为0.8%/年、1.0%/年、1.5%/年。
基金投顾业务与基金销售业务正式开始同场竞技,行业格局未来如何演绎,另人期待。
基金超市、基金FOF、基金组合MOM三大模式,侧重点不同,各有千秋。
公募基金超市模式
优点:
这个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大而全,几千只基金一站式,提供各种辅助工具,比如基金排行、比较、查询,申购费全面打一折,注重提高投资者在基金购买环节的体验。
缺点:
基金超市功能虽然强大但不是谁都能驾驶的了的。
其次,基金超市要求投资者自身要有一定的专业水平,例如取得基金从业资格,就像开车之前要先考驾照一样。
最后一点是基金超市并不对投资者是否赚到钱负责,他的盈利模式也不和投资者是否赚到钱挂钩,他看重的是整体流量转化率,超市面前,投资者变成了一个一个的数据,缺乏情感交流。
公募基金FOF模式
基金公司专家操盘,首批诞生两年多来规模一直上不去,究其原因,首先、大神都是管理单只基金直接上手投资股票,管理FOF,总是不如直接上手过瘾。
其次,个人投资者对FOF也是不太感冒,一来FOF高冷,缺乏交互;二来FOF特点不鲜明,想说爱你不容易,FOF更适合给机构作定制。
一直到养老主题FOF出来,FOF才算找准定位,我们期待个税递延政策早点出台,将来自己老了也有个养老基金可以安身立命。
基金组合MOM(基金投资顾问)模式
不再收取申购费、赎回赎,转为收取投资顾问费,盈利模式开始和投资者收益挂勾,迈出了巨大的一步,客户由韭菜升级为衣食父母。虽然现在还不确定能不能立刻帮投资者赚到钱,但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帮客户省钱。
为了给衣食父母多赚钱,首先就要选收费低的基金来建基金组合,近日某基金公司新发的一只上证50指数基金管理费+托管费合计0.2%,达到监管要求的下限,一看这就是给建基金组合用的指数基金。
基金组合MOM模式对基金超市模式的蚕食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因为基金组合MOM会倒逼基金降费,首先就是指数基金,他本身就是投资工具,为了让基金组合选自己,一定会降费换规模。
未来如果指数基金都零申购、赎回费,只收0.2%管理费+托管费,基金超市就没办法代销他了,降低后的代销费越来越包不住获客成本(流量成本)。
主动管理基金想要跑赢指数基金也变得更难了,主动管理基金收费高,获得的超额收益在减掉各项费用后还能剩多少并不好说。而且一年取得超额收益容易,但是五年、十年呢,年年都能取得超额收益的大神毕竟凤毛麟角,大多数都是“各领风骚两三年”。
基金组合重要的是要做好三件事:
资产配置(时间+复利);
持续配收费更便宜的基金,持续为客户省钱(省钱就是赚钱);
和客户持续交流(参考德云社相声演员演出时台上台下的交流,不要和客户聊相声四门功课的专业技巧,客户花钱不是来学说相声的,是来开心的)。
客户花钱买基金组合不是花钱来学管理基金组合的(那点钱也不够缴学费的),是想来让本金保值增值的。如何作到这一点?只有长期持有基金组合,才让复利效应显现出来。基金组合投资顾问服务很大一部分是陪伴、情感支持与鼓励,让投资者坚持下去。
随着打破刚兑,非标转标的大趋势的一步步延伸,中国已经由债权投资时代(基建+房地产+影子银行)进入股权投资时代(技术升级+进口替代+股市)。
财富管理也将进入净值型财富管理时代,由赚息差(向资产方收)转为赚投资顾问费(向理财客户收)。
冰川破裂已经开始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