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汇率的知识简单理解怎么写(怎么理解汇率这个东西)

汇率是两种货币的兑换比例关系,这个是简单和容易理解的。为了表述方便,这里所讨论的汇率特指多少人民币换一美元。作为没有受过经济学训练的韭菜和市井里的烟火小民,说说我是怎么理解这个挺有意思的东西。

汇率的产生来自于有交换的需求

两个市场互不往来,各自独立发展,这是没有货币交换需求的,也就没有汇率。

中美两国市场独立发展到某个状态的一个假设

一个独立市场,在没有和外界发生交流和交换的时候,经济活动也是会不断发展进行下去的,这里先做一个非常粗略的假设,假设中美两国市场各自封闭独立发展到某个时刻时的社会经济状况切片。

假设目前为止两个市场未有过任何沟通和商品交换。中国和美国都有自己的农产品产业和其他工业品制造产业,这里拿大米种植和织毛衣分别代表之。

假设中国市场上,大米5元/kg,毛衣厂工人日薪是100元。美国市场上,大米是1美元/kg,美国毛衣厂工人日薪100美元。这个假设是基本符合大众的常识和市场事实的,可以作为一个定性的描述。这两个市场的现状侧面反映的信息是,中国市场劳动力的劳动价值以粮食来衡量的话,比美国市场劳动力的劳动价值低,这个可以这么理解,中国毛衣厂工人日薪20kg大米,美国同样的工作日薪100kg大米。这也符合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物质生活水平差距这个事实。当然这里只是用大米做一个例子来方便理解,实际代表的是两国人在农副产品消费上的生活富裕程度。另外附带看一个能源方面的情况:汽油价格。可以粗略合理的假设为中国汽油价格是6元/L,美国则是1美元/L。从这也知道在能源方面,美国人的富足程度也要高很多。

那么毛衣呢?假设中美毛衣厂的技术水平相近,假设毛衣的生产还是要靠很多的人工纺织,两地工人人均每天都只能生产2件毛衣,简单起见不考虑毛衣原材料成本差异,这里只分析毛衣生产的人工成本,那么两地出产毛衣的工人成本是每件50元和50美元。再次说明这里支持粗略的不那么严谨的常识性假设,用以说明问题。那么根据以上情况,假设中国市场毛衣100元/件,美国市场100美元/件,这里突然发现,两个市场上毛衣价格按同工种工人薪酬来衡量的话是差不多的,没有像大米和汽油那种两地相差5-6倍那么大。

交换:你愿意拿多少元换一美元?

 

两国市场各自处于前述的内部平衡状态。

现在,两个市场需要进行沟通和交换,你要用人民币换美元去美国花,他要来中国用美元换人民币来消费,那么你愿意用多少钱人民币换一美元呢?

假设没有国家机构干这个事,纯粹是民间市场看到有这个交换需求而做起货币兑换生意,赚取剪刀差。那么民间市场怎么根据前述的两国内部各自的现状确定出货币交换的比例--汇率呢?

也许影响民间兑换市场的汇率的因素很多,但是否应该有一个基准准则,就像商品价格的确定那样,商品价格以价值为基础,受供求影响上下波动。那货币兑换的汇率的基准应该是等价交换,也就是应能够购买总量相当的商品和服务。

拿什么商品作为等价交换基准来考量汇率?

如果拿大米(代表农副产品)来衡量汇率是否符合等价交换,那按上面的假设结果,也就是中国市场大米价格是5元/kg,美国市场是1美元/kg,汇率应该是5元=1美元左右,不能太离谱。但是如果拿毛衣来看呢?中国市场毛衣是100元/件,美国则是100美元/件,那应该是1元=1美元才是等价交换,这是怎么回事?再比如拿汽油来看,应该是6元=1美元左右(注意,这里还没有说到各国的优势产业和劣势产业,有了汇率才能够根据汇率看出优劣势产业,才会有各国的劣势产业被挤垮,这是有因果关系的)

 

怎样理解才更合理一点?可以这样扩展一下,按一个人生活一年会消费多少东西,各种东西的比例是多少来重新考察汇率的等价交换问题。

例如,假设一个人一年消费400kg大米和1件毛衣,方便分析,不考虑代表能源的汽油。等价交换可以理解为中美两国市场上400kg大米加1件毛衣应该等价。这些东西在两个市场上价值分别是400kg*5元/kg + 1件*100元=2100元,和400kg*1美元+1件*100美元=500美元。也就是说汇率应该是2100元=500美元,也就是4元=1美元左右,不能太离谱。

这是两个极端汇率的妥协,大米倾向于把比例拉大到5:1,毛衣则想拉到1:1。假设消费更少的大米,更多的毛衣,汇率会更向1:1靠近,反之则相反。

这里面可以看出的是美国的农副产品和能源“便宜”,而毛衣很“贵”。内在的本质是物质生活资料丰富,价格便宜,而人工劳动贵。除了毛衣厂工人,其他比如美发工人中美差距也不会像大米或石油那般差距那么大。中国需要30元剪一次头发的话,同等服务在美国也会需要二三十美元。越富裕的生活,“大米”占比应该会越低。假设一年中消费了更多的如毛衣或前头发类的,中美在价格数值上差距不那么大的产品,比如消费了1000元的毛衣、美发等产品和服务,这在美国假设需要800美元,那么加上大米,一年的消费分别是3000元和1200美元,这么看汇率应该是3000元=1200美元,也就是2.5元=1美元。

这里所做的假设不在于数值上的精确性,而在于帮助分析理解等值交换和汇率是什么关系。

汇率和竞争力

假设市场上的综合因素确定了兑换市场上的汇率是2.5元=1美元,就可以粗略假设美国大米卖到中国市场,价格可以做到3元/kg,中国毛衣卖到美国市场,价格可以做到50美元/件。这样在自由市场竞争下,中国的大米产业和美国的毛衣产业会被挤垮。新的产业格局反过来又会对汇率产生影响,错综复杂。

贫穷和制造业竞争力

从上述分析来看,似乎一个国家工人的日薪能买多少大米会深刻影响这个国家的制造业竞争力。如果中国也地广人稀,农副产品丰富廉价,比如工人日薪也能买100kg大米,那么还有没有毛衣产业对美国表现出来的压倒性竞争力呢?如果是这样,那还继续鼓励生育更多后代来分食本就不丰富的资源和农产品,生活能过好吗?

以上是一个没受过经济学训练的人,排除关税、贸易成本、外汇管制等复杂因素,试图对汇率进行一个具体形象化的理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