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汇率小知识第二季第三期(金融小知识(汇率四))

4)固定汇率。在固定汇率制度下,政府将汇率维持在某一个目标水平。事实上,固定汇率制度相当于浮动区间很小的目标区间汇率制度,一旦这个国家的汇率偏离固定水平超过一个既定的百分比,央行将进入外汇市场进行干预。这样的体系意味着各国货币政策必须保持一致。也就是说,如果要维持这个体系的稳定,这个体系的每个成员国都要接受这个体系共同的通货膨胀率和基础利率。固定汇率制度的极端形式是货币联盟。在货币联盟中,各国使用统一的货币并由一个独立的中央银行来制定货币政策。

固定汇率体系的主要优点是减少了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一个想稳定其物价的高通货膨胀国家可以选择加入固定汇率体系来恢复央行的信誉。而这种体系的缺点是缺乏灵活性。由于每个国家所面临的经济环境和背景不同,实施统一的货币政策对各个国家来说未必是最佳的。

固定汇率有时会变得不稳定,汇率水平会突然变化。如果一个国家迫于市场压力放弃原先的目标汇率而实行新的汇率,则被称之为汇率的“再安排”。之所以实施汇率“再安排”,有时是为了解决长期性的经常项目赤字或盈余。汇率“再安排”可以是本币的升值,也可以是本币的贬值,但如果对汇率的“再安排”过于频繁,那么汇率制度将丧失了可信性,而且浮动汇率制度的内在不稳定性仍然存在。

如果一个国家货币处于贬值压力之中,比如长时间的贸易赤字,政府可以通过下面一些货币政策来减轻这种贬值压力:

①央行可以通过在外汇市场操作来支持其汇率。

②央行可以提高本币的利率。

③同时消减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将使得国民收入下降并进一步减少了进口量。如果这种政策 同时降低国内通胀水平,则会减轻贬值压力。

④另一种避免贬值的方法是控制国内工资和价格水平,但这种做法通常会扭曲并损害经济效率。

⑤外汇控制是许多国家用以维持固定汇率的另一种方法。20世纪70年代后期,瑞士曾经通过外汇控制以限制资本流入,避免本币的大幅度升值。当然,这样的做法也损害了市场经济效率。显然,在资本自由流动的世界经济中,一个实施固定汇率的国家不可能同时保持汇率的固定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央行不能在实施固定汇率的同时实施独立的货币政策,例如制定货币供给或目标利益。

“三元悖论”确实存在,即自由的资本流动、固定的汇率和独立的货币政策是不可能同时达到的,一个国家只能达到其中两个目标。例如,一个国家如果允许资本流动,就不可能在汇率固定的条件下实施国内货币政策从而稳定经济增长,因为国际投机者会担忧稳定经济增长的货币政策与对汇率的支持相冲突而抛售该国货币。相反,一个国家想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同时保持固定汇率,那么他必须对资本流动进行限制来阻碍投机。

2005年7月21日,我国对完善人民币汇形成机制进行改革。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 而是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同时参考一篮子货币计算人民币多边汇率指数的变化,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