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汇率问题,央行重磅发声。中国维护长期汇率稳定的立场鲜明,决心不容小觑。
汇率问题是目前金融市场备受关注的问题,人民币汇率不断走低,也引发了市场很多猜测和焦虑。
8月17日,央行发布的《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对于人民币汇率问题做出了权威解读,也对维护汇率稳定表明了坚决的态度。
首先,在《报告中》央行第一次从官方视角的角度,解释了人民币汇率近期为什么会贬值。
从时间节点来看,今年前4个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总体保持稳定,中间价还累计升值 0.6%。但是进入5月以后,内外因素交织加大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
央行认为,主要是因为三个方面的因素导致。
一是美联储加息预期反复,年初本已减弱的美联储加息预期再度抬头,对美元走高形成支撑。
二是美国债务上限放开、地缘政治风险等推升市场避险情绪,助推美元上涨。
三是国内季节性购汇需求扩大外汇供求缺口。6月至8月是港股分红季,上市公司大部分分红资金需购汇解决。疫情后跨境旅游、海外留学购汇需求也明显增加。
因此在这三重因素的推动下,5月17日离岸、在岸人民币汇率先后跌破了7元大关。
实事求是的说,央行总结的这三个理由是非常客观的,也是我们自己可以感受到并认同的。
在央行报告的分析当中,倒没有自媒体所说俄罗斯大量卖出人民币,换购美元和欧元的影响因素。看来这方面的臆想谣言不攻自破,可以散开了。
那么人民币汇率未来的走势到底会如何了?
央行认为,总的看,当前人民币汇率没有偏离基本面,外汇市场运行总体有序。因此大家对此不必过于杞人忧天。
央行还提到,汇率的短期不确定性大,也测不准,但长期根本上取决于经济基本面。当前无论从外部因素看,还是内部因素看,人民币汇率都不会单边走贬,而是会保持双向波动。
从外部看,美联储加息接近尾声,美元大幅走升的动能有限。从内部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随着经济循环畅通,我国经济运行持续整体好转将支撑人民币汇率。
对这段话深入解读的意思是,短期人民币汇率还有可能继续走低,但是长期会反弹。人民币短期内继续适当贬值,或许是我们推动出口贸易增长的必要手段之一。
对于长期反弹的理由,一个很重要的支撑依据,就是美联储后续的货币政策。
央行对此做出了大胆的判断,美联储加息接近尾声。这是目前央行在汇率问题上,没有采取干预措施的重要考虑之一。总体的判断是一旦美联储停止加息,美元就会大幅走软,人民币汇率就会自然反弹。
所以,央行的意思是,在这个阶段可以坚持按兵不动原则,静静观察美联储的表演。
但是央行暂时按兵不动,也不是一定就会无所作为。
央行同时也表态,过去几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三次破 7,又三次回到了7以内。在应对多轮外部冲击的过程中,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具有充足的政策工具储备,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维护外汇市场平稳运行。
下一阶段,央行会用好各项调控储备工具,调节外汇市场供求,对市场顺周期、单边行为进行纠偏,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这段话的意思是,我们也知道对手可能会恶意加息来压制我们,国际资本也可能会乘机向我们发起汇率战,进行资本套利。
小打小闹的行为可以,我们可以不为所动。但是如果真的有人胆大包天,向我们发起挑战,在汇率问题上下大赌注,操纵汇率出现单边贬值走势,那央行绝对会坚决出手,而且一击到底。
央行是在向外界宣布,在历史上央行和国际资本打汇率战,从来就没有输过。这是一种自信的态度,更是一种劝诫和警告。能不能听进去,就看那些国际资本的理解能力和历史记忆了。
总结一下就是,关于汇率问题,目前我们不会过多干预,按照市场化原则处理。短期之内汇率可能会继续向下波动,过了时间窗口肯定会双向波动。但如果汇率出现极端走势,央行绝对会雷霆出击,重拳反击,捍卫汇率走势。
其实关于维护汇率稳定,政府也不是一点动作都没有。最近严查移民中介机构,就是在关注移民换汇给人民币汇率带来的压力问题。维护汇率稳定,可以先清理外围据点,等时机成熟了再来一次大反攻。
再多说几句。我们要看明白,作为一个汇率高度管制的政府,掌握本币汇率的走势不是难事。每个阶段的人民币汇率走势,背后都有特定的战略安排和经济的周期需求,因此不必担心天会跳塌下来。
需要注意的是,作为老百姓就按兵不动,静观其变吧。如果你这个时候还着急忙慌的去换美元,后面还不定有什么变数和风险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