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不同金融产品具有不同风险属性,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但1+1>2,整合资源,扬长避短的组合方案发挥协同作用才会达成最佳效果。
一、保险是什么
保险英文是Insurance,本意是稳妥可靠保障;后延伸成一种保障机制,是用来规划人生财务的一种工具,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是金融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的支柱。
二、期货是什么?
期货,英文名是Futures,与现货完全不同,现货是实实在在可以交易的货(商品),期货主要不是货,而是以某种大众产品如棉花、大豆、石油等及金融资产如股票、债券等为标的标准化可交易合约。因此,这个标的物可以是某种商品(例如黄金、原油、农产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
三、期货+保险的前世今生
保险和期货都是风险管理工具
以农产品领域为例,农产品保险和农产品期货二者功能区别在于,保险的赔付条件是针对自然灾害等各类“不可抗力”因素;期货则是用来“抵抗”价格波动。保险和期货都是风险管理工具,因此不难发现,二者是可以实现互补的,所以“保险+期货”应运而生。
“保险+期货”,是指农业经营者或企业为规避市场价格风险向保险公司购买期货价格保险产品,保险公司通过向期货经营机构购买场外期权将风险转移,期货经营机构利用期货市场进行风险对冲的业务模式。它是基于为农业经营者提供价格避险工具发展起来的。农产品价格变动是影响农户收益的重要因素之一,农业经营者直接通过期货市场进行市场风险管理需要较强的专业知识、操作经验以及资金保障,这对于普通农户来说是一个较大的障碍。而相对于直接参与期货市场,保险产品对农户来说要熟悉得多,且不需要考虑保证金占用、强行平仓等期货规则,更易于农户的理解和接受,加之保险公司具有更强的综合实力和更完善的基层服务基础,价格保险产品更适用于保障农户收益。
总体来看,“保险+期货”为农户提供了一种操作性较强的避险工具,将农民所面临的价格风险转移至期货市场,有效地完善了农业生产经营者与期货市场之间的连接机制,是农户或企业所面临的价格风险与期货市场之间的传送带,合理地利用和发展可以更好地发挥期货市场的风险管理功能。
2015年,大商所组织动员期货公司与保险公司合作,探索出“保险+期货”模式。从2016年开始,“保险+期货”进入中央一号文件范畴,并连续在2017—2019年的一号文件中提及,表明该模式不但受到中央的重视,而且是作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举措在推进,并且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创新。但这个项目目前并没有市场化,其目的是实现农业扶贫。
随着期货+保险模式越来越成熟和规范,相信未来可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